簡論中國農業發展史

來源:人人運程網 9.41K

文明之所以如此燦爛,很大程度上因為我們有着以農立國的傳統,相較於遊牧民族,農業民族的生活條件要優越得多,也有了發展其他文化文明的前提條件。不但如此,其他文化也反過來影響農業科技的發展和推廣,形成了獨特的國農業文化。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開天闢地以後,這世間萬物一直秉承着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已有脱離動物界的原始人類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在大自然的法則下,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做兩件事,一是躲避敵害,二是捕獲食物。躲避敵害,於是人找到了山洞,發現了火種;捕獲食物,於是男人出去打獵捕魚,女人在山洞周圍採集植物的果實和種子。這時人們吃的是爬蟲走獸、果菜螺蚌,史稱舊石器時代,相當於古代傳説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漁”的時代。然而,隨着人口的增長和採集的強化,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來源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並且這一動力一直推動農業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出現了國遠古神話人物—神農氏,他遍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終於選擇出可供人們食用的穀物,接着又觀察天時地利,創制斧斤耒耜,教導人們種植穀物,於是開啟了人類農業的歷史。國傳統農業歷來就是廣義的農業,涉及農、林、牧、漁、副各個方面,從神農氏至今,我按照生產工具的發展分為了四個時期:一是人力、石器農業時期;二是人力、青銅器農業時期;三是人力、畜力、鐵器農業時期;四是人力、動力、鐵器農業時期。其第三個時期稱作是我國的傳統農業時期,又可分為三個時期:精耕細作農業成型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主要特點是北方旱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精耕細作農業擴展時期(隋、唐、宋、遼、金、元),主要特點是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精耕細作農業持續發展時期(明、清),主要特點是為了適應全國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種植的推廣和耕作技術的精細化。

簡論中國農業發展史

農業發展自從神農氏開始拉開了帷幕。那時候人們刀耕火種,勉強果腹,沒有剩餘價值,土地也沒有能力開發,土地資源遠遠大於人們的需要,土地政策我簡單歸納為“土地公有,先到先得”,耕種者的住所簡陋,實行撂荒耕作制,年年遷徙。簡單地説是一邊走一邊吃,吃完一圈,食物該長的長出來了,大家再回來。大概某一年食物比較充足,有一個叫王二的原始人把吃不了的種子放在了山洞口,沒成想,第二年這山洞口長滿了果實,王二高興地把這個重大發現告訴了大家。於是產生了與播種直接相結合的原始耕作,生產技術的重點逐步由林木砍燒轉移到土地。王二這個人心地特別善良,抓到的小狼仔不捨得吃,並逐漸餵養長大,繁衍生息,於是產生了簡單的欄圈,牲畜野放。把野生植物和動物培養、馴化是這一時期農業生產的最大成就。人類現今得用的主要作物和家畜,全部是在原始農業時代栽培和馴化成功的,而根據史料,狗很可能是人們最早馴化出來的動物。那時大家也不知道大米和小麥好吃啊,於是什麼也種,有所謂“百穀百蔬”之稱,後世所謂“五穀”也包括在內。《黃帝內經?素問》説:“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五穀:麥、黍、稷、麻、菽(有以稻替麻)。
  五菜:韭、薤(野蒜)、葵、葱、藿(豆葉)。
  五畜:牛、犬、羊、豬、雞。
  五果:李、杏、棗、桃、慄

其,黍也稱黃米,稷也稱粟,就是穀子或者叫做小米,菽就是大豆;薤是野蒜,葵是古葵,到元明之際逐漸不被栽培;至於五畜,現而今都稱六畜,再加上“馬”.等到有了石耜(sì)、石鏟等農具,可以對土壤進行翻掘、碎土等,植物在同一塊土地上可以有一定時期的連年種植,人們的住處因而可以相對定居下來,形成村落,為以後逐漸用休閒代替撂荒創造了條件。

人的生活變舒適了,不再四處遷移了,也不能以砍燒林木獲得可耕地了,隨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相對不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必將會推動社會的發展。從虞夏時代起,經商、西周迄春秋止,以前的土地公有,見者有份的制度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可以這樣理解,我有十塊地,你們九個都沒有地,這樣你們九個人分別種一塊地,剩下一塊是我的,你們九個要一起給我種,服不服,你不服,我不給你地,有人説這時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國有,我覺得是土地國君有更為合適。當然大家也會馬上發現其的問題所在,大家肯定是種自己的地比較賣力,合種的那塊地就湊合着乾點就是了。大家不用擔心,這麼過也能湊合一千年呢。

這一時期木石工具仍在廣泛使用,但青銅工具已佔主導地位,因為廣泛使用的木器已用青銅工具製造,而且青銅農具已日益普遍地應用於農業生產。説實話,從石器到青銅器,我個人覺得這是質的飛躍,因為石頭是有形可尋的,那青銅沒有之前,誰會突發奇想,想像的到,難道是天外來客不小心掉下個小銅釘來。這話還得從王二説起,王二從小比較勤勞,不斷的焚林墾地,有一天,他發現經過火燒之後變硬,不再變形,即使遇到水也不變形,盛水也不漏,於是,經過多次試驗和探索,發明了陶器。王二樂於助人啊,這陶器他就經常燒出來送人,時日一長,在燒陶過程他竟燒出了紫紅色的東西,很是好看,而且這東西很受容易熔化,冷卻後卻比木頭、石頭還硬,這便是銅,從此開啟了人類新的歷史。

《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有十多篇專門描述農業生產的詩篇,充分反映了這一時期的農業狀況。《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夫,播厥百穀。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在廣闊的田野上,數萬名農夫同時勞動,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面!《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葘(zī),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shē)”.第一年田裏任其長草,第二年重新耕種,第三年田已長草,但仍可耕種。葘、新、畲記載的出現,表明以三年為一週期的休閒耕作制度已經出現。《小雅?甫田》:“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nǐ)”.耘,即耕除草;耔,即培土。薿薿,則是生長茂盛的樣子,經過耕、除草和培土,作物就可以生長茂盛。《小雅?大田》:“去其螟螣(téng),及其蟊(máo)賊,無害我田穉(同稚),田祖有神,秉畀(bì)炎火。”食心曰螟,食葉曰螣,食根曰蟊,食節曰賊。這也是國古代最早的農作物害蟲分類。從“秉畀炎火”一句來看,當時人們已經利用某些害蟲的趨光性以火治蟲。這一切古樸典雅,猶如桃源的描繪都充分表現出了農業技術進步,當然也表現出了其奴隸主剝削奴隸的政治制度,這是當時的文藝青年為文學、歷史和社會學做出的一大貢獻。

我相信,從石器到青銅器肯定有一段文明爆發的精彩篇章,但是疏於史料記載,我們也只能從《詩經》展開遐想,然而接下來的一段歷史,將是有史料記載的燦爛炫目的文明爆發期——春秋戰國。大約在春秋初期,已有鐵農具,大家已經知道了青銅是如何發現的,那麼鐵呢,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方法呢?我告訴你,絕對不是。因為鐵的熔點是1535℃,銅的熔點是1083℃,而一般的木炭火温度可以到1200度,在當時是無法達到鍊鐵的温度。人類對鐵的最早認識來源於從太空降下來的隕鐵,冶煉時,採用固體還原法,將鐵礦石和木炭一層一層地堆放在鍊鐵爐,點火燃燒,產生一氧化碳,從而使鐵礦石的氧化鐵還原為單質鐵。

早期的鐵由於冶煉温度很低而性能很差,是含大量碳氧雜質的合金,古人稱之為“惡金”.後來才發現,將鐵反覆錘打、加熱、投入冷水(淬火),並與木炭接觸,可以使其堅硬。在反覆的鍛打塊鐵實驗,人們發明了豎式鍊鐵爐和鼓風設備,鐵礦石在温度較高的鍊鐵爐高温還原並滲碳,得到含碳達到3——4%的液態生鐵。戰國初期,我國已掌握了脱碳、熱處理技術方法,發明了韌性鑄鐵。雖然改進治鑄方法後鐵比過去堅硬了,但仍然很易生鏽。不過,這一缺陷由於鐵礦較之銅和錫分佈遠為廣泛、制鐵成本相應低廉,而得到補償,而且,這種補償已超過缺陷本身。這意味着,現在普通農民也買得起鐵製工具。農業生產率提高了,農業範圍擴展到從前石斧所無力對付的森林茂密區。

農業工具已經發生的歷史性的變革,不但有鐵鍤鐵钁(jué),而且有鐵鏵犁、耙、耱、耬車等各種工具,農業動力則由人力發展到畜力以至水力和風力。這裏插一句,漢字是象形字,“耒”字旁的工具往往是用荊條等編成的。緊接着是牛耕技術的出現,這在我國古代農業史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所謂“牛耕”,一是牛,二是犁,二者缺一不可。有牛的時候,未必有牛耕,有銅的時候,奴隸主未必捨得,但是鐵犁的出現,已經為牛耕創造了充分的條件。《國語?晉語》記載,晉國範、行氏的子孫,因避禍逃亡出國,“將耕於齊”,準備在齊國當普通百姓,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責。説這是將祭祀的牲畜用來耕地。反映了春秋時期,我國農業已開始出現牛耕技術,但使用並不普遍。《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正確地總結了農業生產人的勞動和土壤、氣候三大因素的相互關係。《任地》提出了“上田棄畝,下田棄畎”,即是排水防漬的壟作法。《辯土》談耕作栽培要防止“三盜”,即地竊、苗竊和草竊。而“伯樂相馬”和“甯戚相牛”的故事也反映了畜牧業的發展,人們對農業的認知已經逐漸清晰。

春秋時期,由於牛耕和鐵製農具的應用和普及,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後,隱瞞在私人手,成為私有財產,同時,井田制暴露出來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人們有能力去多開墾私田,從而忽視了公田。在這種情況下,魯國實行了初税畝,按田畝徵税,不分公田、私田,凡佔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積納税,税率為產量的10%.在這以前農業税收徵收的前提是農户租用了屬於國家的土地,税收還帶有“地租”的性質;而初税畝則是在認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憑藉國家政治權力向土地所有者徵收的税賦。初税畝的實行增加了財政收入,適應和促進了新生的封建土地佔有關係。這樣,奴隸主國家土地所有制逐步被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漸形成,精耕細作農業也已經成型,農為國本,以農立國的思想逐漸確立,並一直延續至今。當時的思想家都對農業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管仲提出“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價值觀念,還把農業生產與國強民富聯繫起來:“錯國於不傾之地者,授有德也;積於不涸之倉者,務五穀也;藏於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也。”基於此種認識,一些諸侯國提出了“耕戰”的口號,秦國的作法最為成功。《商君書?農戰》指出“國之所興者農戰也。”“民不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商君書?去強》。“壹務則國富”,“田荒則國貧。”史載:“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秦國的勝利,實際上是農業的勝利。漢初,賈誼、晁錯先後上疏,力主重農。文、景二帝下詔稱:“農,天下之本也”,推行了勸民農桑、興修水利、貯糧備荒、西域屯田,輕徭薄賦等一系列有利農業的政策,成就了當時的“文景之治”.這一時期我國蠶絲生產在農業佔較大比重,敦煌為絲綢商業交易之地,特別是張騫通西域之後,絲綢更成為國與西方貿易的大宗商品,聯繫東西方的紐帶也因此而稱為“絲綢之路”.在漢代出現了專業馬醫和專業牛醫,閹割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那麼,我國家畜閹割技術是何時發明和怎樣發展推廣的呢?民間有兩種傳説:一説是公元前2590年的少昊,是第一個閹割牲畜的人;一説在公元前2700年黃帝的賢臣董仲先首創火煽法。因為當時均尚處於原始社會,鐵器還未發明,故不可能有閹割術出現。傳説多附會之語,不足以為憑。根據歷史研究,很有可能在奴隸社會先對人進行閹割懲罰之後,進而演化成對牲畜的閹割。秦、漢以後的400餘年間,國北方農業的輝煌成就,系統而完整地反映在北魏農學家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一書。該書不僅詳盡地記述了北魏時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的實況,也是對秦、漢以來北方旱作農業的一個總結,堪稱一部完整的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賈思勰,山東濰坊人,他對農學的研究不僅停留在紙面上,還親自種植實驗,《齊民要術。種椒第四十三》談到花椒樹時説“此物性不耐寒,陽之樹,冬須草裹,不裹即;其生小陰者,小裹寒氣,則不用裹,所謂習以性成。一木之性,寒暑異容,若朱、藍之染,能不易質?”如此表明了作物通過環境條件的改變和適當的栽培措施,可以使作物變異固定化。達爾文説,他的人工選擇思想是從“一部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得到啟發的,不少人認為,這部書就是《齊民要術》。

緊接着,隋、唐、宋、遼、夏、金、元諸代,封建地主經濟制度走向成熟的時期,全國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以南地區。主要因為北方戰亂頻繁,尤其是歷時七年的安史之亂使北方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南方因未受戰亂直接侵害,社會生產相對穩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帶來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和原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南方農業迅速發展。如此,我國進入精耕細作農業的擴展時期。在農具方面,曲轅犁和筒車的發明,標誌着我國南方水田耕作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曲轅犁又稱江東犁,起碎土和翻土的作用,國犁自此基本定型。這一時期,隨水田冬作的發展,一年兩熟制在南方初步發展。由於糧食增產,擴種經濟作物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桑、棉、茶和甘蔗以及明代的煙草發展迅速。經濟作物的發展大多在南方,加以南方糧食生產有了顯著提高,這時南方的農業生產水平超過了北方,一躍而成為國的基本經濟區。另外,宋元時期還出現了農學四大家,他們分別是宋代的陳旉、元代以孟祺為代表的司農司、王禎和魯明善。這四大家除陳旉是南宋時人外,其他三家都是元代人。元代總共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但是卻在國農學史上留下了三部了不起的農書,這三部農書分別是《農桑輯要》、《王禎農書》和《農桑衣食撮要》。

到了明清時代,我們稱作是精耕細作農業的持續發展期,由於耕地面積的擴大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人多地少日益成為全國性的矛盾。要解決這種矛盾,要麼減少人口,要麼增加土地,當然,還有一種是利用科技來提高土地的農業產出率。由於時代侷限性,明、清二代政府是無法想到計劃生育的,於是他們一方面通過墾荒、發展圩田和開發沿海鹽鹼地等方式擴大耕地面積,另一方面通過增加複種指數,提高單位產量。複種方式上的取得了大的發展,在北方是實行多種多樣的間作、套種,以獲得二年三熟以至“一年十三收”;長江流域除稻麥兩熟外,是推廣雙季間作稻和連作稻等。此外,這一時期從海外引種的甘薯和玉米,由於適應性強和單位面積產量高,到清初已傳遍各地,在丘陵山區發展尤快,不久就取代了原來粟類雜糧的地位。在這過程,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獲得一定的推廣,尤其是東北開闢成重要農業區,意義特別重大。

約在明朝葉以後,伴隨着農業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村已有使用僱傭勞動、從事商品性生產的經營地主和原始富農經濟出現。到清代,這些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經濟成分繼續增長。但當時的封建王朝卻繼續採取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的政策,農村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嚴重壓抑,外國新的科學技術也無法傳入推廣。西歐在16世紀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時期,而國則直到18世紀葉清代的“乾嘉盛世”,封建經濟基本上原封未動。1840年戰爭以後,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帝國主義侵略和日益苛重的封建剝削使農村經濟江河日下。耕地很少增加,農具鮮有改進,許多地方水利失修。同時,帝國主義的洋大炮又使海禁洞開,從而促進了蠶桑、茶葉、棉花、煙草以至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的商品性生產;農村帶資本主義因素的經濟成分如經營地主和富農經濟等也有進一步的增長。但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使國成為其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而繼續維護國的封建統治,農村的資本主義經濟終於未能得到發展。

從華民國至今,是人力、動力、鐵器農業時期,蒸汽動力的發明引發了人類文明再一次的大爆炸,人類農業史隨之開啟了新的一頁,其精彩程度是前人所無法想像得到的。根據講課要求,我將在第六輪講課進行詳細地講解分析。

綜觀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歷程,從使用木石工具、實行刀耕火種和撂荒制的原始農業開始的,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逐步使用和推廣了金屬農具,農業動力是人畜力,並以牛耕鐵犁為其典型形態,從而形成了以種植業為心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農業歷史的發展動力主要源於人們對生存的需求,並且努力獲得更加舒適的生存。但是我突然想,人為什麼要生存呢?是什麼讓人甚至世間萬物產生這種生存的慾望呢?沒有生存,宇宙將是黑暗與死寂,是不是物競天擇,唯有有這種生存慾望的才延續下來了呢?抑或者女媧造人之初,就給你創造了一條無可辯駁的公理,人之初生,必須要想方設法延續生命,否則造人也終將歸於無用。

我國是大陸國家,華民族只有以農業為生,古代文明就是在長江、黃河、遼河等適合發展農業的大河流域發展起來的,直到今天從事農業的人口仍然佔國人口的多數。在農業國家,土地是財富的根本基礎。所以貫穿在國曆史,社會、經濟的思想和政策的心總是圍繞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而農業制度與社會制度也成為互相促進、互為因果的孿生兄弟。從農業發展模式看,實現國式的農業現代化必須繼承和發揚我國農業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高度用地與積極養地相結合,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但也要充分看到小農經濟的狹隘性,難以形成較大的規模,缺少勞作協作,導致勞動生產效率低下,以及小農經營盲目性對環境的損害和資源的浪費。我們必須不斷探索追尋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善於發現歷史的問題,並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傳統農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後以堅定的信心,百倍的幹勁,大跨步向現代農業邁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