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的意義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7.5K

小編作為一枚南方人,在我們家鄉,不僅元宵節吃湯圓,就連冬至也是吃湯圓的。可是,我一直很好奇,到底為啥冬至要吃湯圓,而不是其它的,比如混沌什麼的。相信南方的小夥伴也好奇吧,接下來就讓小編給你説説,冬至吃湯圓的寓意是什麼。

冬至吃湯圓的意義是什麼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櫃牀燈的後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後才能烤食。

如果這時家裏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後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曆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殷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

周以後,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説的來頭。

有學者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冬至節隨着歷史的發展而呈式微之態時,原來那些習俗,便漸漸融入了後來盛行的“春節”之中了。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着“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結束語:原來冬至吃湯圓是這個意思啊,小編真的是大漲見識了,以後再也不會問為啥冬至要吃湯圓的問題了。它的含義簡簡單單卻也樸素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