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介紹之白族的飲酒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8.5K

白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總體來説人口不算太少,在眾多民族中排行排在第十五名,是一支從事農耕的世居民族,作業之餘也常有飲酒,那麼,白族的酒文化你知道多少呢?隨小編去看看吧。

中國酒文化介紹之白族的飲酒習俗

  舉行“春社”活動的地方,一般都在位於山頭嶺角的寺廟溶洞中。

  這一天,村寨裏一些熱心熱腸的大姑娘小媳婦趕早市早街,打酒稱肉買蔬菜。

  早飯後,老人們就相互邀約,走一陣歇一會地上山。到達目的地後,有時一邊眺望山下的鄉村田野,指指點點,談談農事;有時三人一夥五人一羣,説古道今,擺龍門陣;有時在草坪上圍成一圈,打霸王鞭,唱大本曲;有時吹笛彈弦,合奏洞經音樂……這其間,專門為老人們燒茶水的小青年,頻頻給老人們端送上一杯杯後勁十足的“雷響茶”,香氣飄溢的米花茶。茶好飯熟之後,老人們點着香火,擺好筵席,開始“上祭”,並説上一些諸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壽年豐”、“民富村安”的吉語頌詞。待“田公地母”、“五穀神王”、“六畜大王”這些“土神”們“享祭”過後,老人們才席地而坐,男女“分席”,慢慢吃喝,並用“看雞頭”的方式“佔歲之豐歉”。

  夕陽在山,人影散亂。酒足飯飽的老人們取道下山。這時,不少年輕人和少年兒童,特意趕來攙扶家裏的老人。其場面情景,就如唐詩《社日》中所描述的那樣:“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白族春社祭祀活動,源遠流長,併成為農事活動的內容之一。明代大理白族學者楊士雲的《栽罷》一詩,也從一個側面描述了白族春社習俗的場面情景:

  栽罷田頭脱笠蓑,
  濁醪辛苦味偏多。
  醉餘濯足盈歸路,
  爭唱田家踏踏歌。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着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隨意。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説聲“挪衞你”(謝謝)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謝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牀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説髒話,不蹺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左方。

  白族在對人的稱謂前喜歡加個“阿”字表示親切和尊敬。白族訪友或探病時一般不選擇在上午,到農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時,進屋時應謹慎。

小結:在很多民族勸酒是一種特色,因此在很多民歌中會有祝酒歌和勸酒歌……這些你都瞭解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