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錫伯族歷史文化與風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2.51W

錫伯族,作為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與眾不同的民族文化,獨具特色的民族風俗。據史料記載,錫伯族曾是原是金朝所封之國,都城在錫都。歷經歲月變遷,成為了如今的56個民族之一錫伯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錫伯族歷史沿革與風俗文化吧。

解讀錫伯族歷史文化與風俗

  歷史沿革:
  (1)起源
  關於錫伯族的族源,佔主流的是鮮卑説,女真説,持女真説的學者還具體指出錫伯族源於女真瓜爾佳氏蘇完部[14]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錫伯族最早起源於高車人色古爾氏,發源於貝加爾湖南部的蘇古爾湖,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遠征高車後,始遷嫩江流域。

(2)古錫伯國
  據史料記載,錫伯國原是金朝所封之國,都城在錫都,即喜都,又稱蘇完城、蘇完顏城。元末沒落,於明朝第二次稱國號,最終於明末衰退。

“從金天輔六年(1122年)至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雙陽錫伯國共存在466年。金代的錫伯國是由錫伯人、四部中的小黃頭女真部被金廷遷入雙陽後創建而形成的。”錫伯部強盛時,永吉、磐石、樺甸、伊通以及長春、吉林兩市的邊緣地帶,皆為其領地。“[17-18]  所謂海西四部,即扈倫四部(葉赫、輝發、哈達、烏拉),就是錫伯國(扈倫國)。

(3)金元時期
  12世紀下半葉,蒙古人在統一東北過程中,錫伯人同女真人一起抵抗蒙古軍,不少人逃入人煙稀少的森林,成為後來史稱”林中百姓“的一部分。戰爭中,洮兒河、綽爾河流域錫伯人部族的農業生產遭到很大破壞,不少農業用地被闢為草原牧地。元代,泰州等地的錫伯人回到綽爾河、洮兒河流域,農業生產得以恢復,屬遼陽省管轄。

(4)明清時期
  明末,兀良哈三衞蒙古大部南遷,科爾沁部擴張到兀良哈三衞地區,洮兒河、綽爾河等地區為其控制,自此,錫伯人又處在了科爾沁蒙古人統治之下。

明末,女真人建州部崛起。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蒙古人科爾沁部聯合錫伯、葉赫、哈達、烏喇、輝發、卦爾察、朱舍裏、訥殷8部,以抗擊努爾哈赤,結果九部聯軍敗績,史稱”九部之戰“。此後,努爾哈赤用安撫手段,對主動歸服者賜予”佛滿洲“(佛,滿語意舊)之稱,與滿洲人一視同仁。

不少錫伯貴族投奔努爾哈赤,即歷史上的”錫伯滿洲“,其中有的被授以官職,被稱為”錫伯世管佐領“。九部之戰後,努爾哈赤根據盟旗制度將科爾沁蒙古人分為十旗,錫伯人被編入科爾沁蒙古十旗。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科爾沁蒙古將錫伯、卦爾察、達斡爾等14458丁口”進獻“給清政府。自此,錫伯人等族被稱為”伊徹滿洲“(伊徹,滿語意新)。

錫伯人重新整編為65個牛錄,分別調往齊齊哈爾、烏拉吉林(今吉林市)、伯都納(今吉林省扶余地區)等地駐防。這是錫伯族在清代史上的第一次南遷。此後,又移防到盛京所屬的開原、遼陽、義州、金州、興京、牛莊、撫順等地,其中有部分被派往順天府,部分留駐京師,分配到滿蒙八旗當差。

(5)錫伯族西遷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息準噶爾之亂後,清政府為了加強伊犁地區防務,從盛京將軍所屬的盛京、鳳凰、遼陽、開原、牛莊、廣寧、熊嶽、復州、岫巖、金州、蓋州、錦州、義州、興京和撫順15處強徵錫伯官兵1020名,連同眷屬4000餘名(內有路途上降生350餘人,跟隨而來405人),分成兩個隊,分別於同年4月上旬和中旬自瀋陽出發,沿北方蒙古高原驛路,戰風沙,抗洪水,忍飢挨餓,艱苦跋涉一年多時間,於1765年8月分別抵達伊犁惠遠境內。伊犁將軍隨即將原編10個扎蘭(隊)縮編為6個旗(牛錄)。1766年春,遷移到察布查爾地區,將六個旗擴編為八旗,組建錫伯營,成為”伊犁四營“(索倫營、錫伯營、察哈爾營和額魯特營)之一。錫伯營是集軍事、行政、生產三項功能於一體的組織,在其經歷的145年曆史進程中,為建設邊疆、抵禦外侵,作了巨大的貢獻。[1]

錫伯族軍民遷駐伊犁河南岸後,自耕自食,開始在察布查爾各地修渠引水、開荒種地。其中有3個牛錄的軍民在伊犁河支流——綽霍爾河兩岸安營紮寨,引該河水開墾土地1萬畝,解決了錫伯營自身的口糧問題。同時,以清政府借予的馬、牛為基礎,創辦了營辦”馬廠“和”牛廠“。

18世紀末19世紀初,錫伯族人口逐年增多。時任錫伯營總管的圖伯特根據軍民的意願,決定在綽霍爾河南開鑿一條引伊犁河水的新渠,以擴大耕地面積。經過6年時間的艱苦勞動,終於在1808年初竣工放水。該渠東西長100餘公里,渠深1丈,寬1丈2尺,時稱”錫伯渠“或”錫伯新渠“,後稱為”察布查爾布哈“(察布查爾渠,錫伯語,意為糧倉渠)。該渠一經鑿通,自最東面之鑲藍旗至最西面的鑲黃旗各牛錄,增加新墾耕地78700多畝,自此,錫伯營軍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轉機,察布查爾地區荒涼麪貌開始改變,錫伯營成為伊犁八旗中最富庶的地區。

索倫營為伊犁四營之一,由達斡爾和鄂温克族組成。嘉慶三年(1798年)和道光十四年(1834年),清政府自錫伯營抽調260青壯年户1279人主要補充到索倫營西四旗。清末,索倫營錫伯族已佔多數。在駐守台站、防守卡倫、開發邊陲、平內攘外等活動中,錫伯族軍民與達斡爾、鄂温克族軍民同甘共苦,共同作出了貢獻。

1883年清政府在恢復伊犁惠遠城滿營(時稱舊滿營)的同時,又設立了新滿營,錫伯營當即為新滿營輸送了3200名壯丁,維護惠遠城的社會安定。光緒末葉,八旗軍民口糧供應緊張,伊犁將軍採納錫伯營總管色普希賢選派錫伯官兵去鞏留(當時稱特古斯塔柳)屯田的建議,於1896年在屯墾的基礎上開始大規模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興建村舍和兵營,當時稱為”兵屯“。鞏留人口逐年增多。辛亥革命後,錫伯族官兵解甲歸田,安家落户,現鞏留縣的錫伯族居民就是其後裔。

1884年,新疆建省,錫伯營八旗建制正式恢復,駐守台站、卡倫、巡邊查界,並恢復生產。楊增新取得新疆統治權後,仍然保留清代錫伯營八旗制,直至1938年才最終廢除錫伯營舊制。

(6)民國時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居住於新疆的錫伯族人民和當地兄弟民族一起積極響應,但鬥爭果實被封建軍閥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所篡奪,錫伯族人民又處於他們的統治之下。

1944年,錫伯族積極投入三區革命,組成”錫伯騎兵連“。塔城和霍城錫伯族也相繼組成武裝隊伍,參加各次戰役。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居住在東北地區的錫伯族和漢、滿等族人民一起投入抗日鬥爭。遼寧省瀋陽大五家子一帶的錫伯族積極參加了抗日聯軍,多次狙擊遼河平原的敵人。

1949年新疆錫伯族與東北錫伯族同胞一道同步邁入社會主義社會。

錫伯族被清政府編入八旗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屯墾種田、自耕自食的同時,還擔負着守衞邊疆、平定內亂、抵禦外侮等重任。

風俗習慣:
  (1)飲食
  錫伯族飲食習慣有獨到之處。因其居住地區不同而有一些差異。錫伯族男子一般都有吸煙和飲酒的嗜好。據傳説,從前家家户户都做黃酒。家家户户都養豬、雞、鴨、牛、馬、羊,肉食自給自足。

(2)錫伯大餅
  錫伯族大多數習慣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為主,過去食用高粱米居多。麪食以發麪餅為主,也吃饃饃麪條和韭菜合子、水餃等。受維吾爾族影響還吃抓飯和烤饢,喝麪茶、牛奶和奶茶。肉食來源主要依靠家庭飼養,多以牛、羊、豬肉為主。吃肉時,習慣每人隨身攜帶一把刀子,將肉煮熟後,放入大盤中,自行用刀子切割,然後蘸鹽和葱蒜拌成的佐料。習慣做豬血灌腸。也喜食用煮熟的豬血,拌成醬狀,並配以蒜泥或葱花單獨做成菜餚。冬閒時錫伯族還常進行狩獵,野豬、野鴨、野兔、黃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見的東西。錫伯族還習慣製作各種醃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蘿蔔等切成細絲醃製鹹菜,當地稱之為”哈特混素吉“,有時可供全年食用。錫伯族還喜歡在夏季製作麪醬以調味。

東北的錫伯族多食稻米、高粱和小米等,新疆的錫伯族則食小麥,其中發麪餅是新疆錫伯族幾乎一日三餐之必備食品,稱”發拉哈額分“,又稱”錫伯大餅“,錫伯族人幾乎每天都要吃。這種餅用麪粉、鹼面和水製成,在鍋中烙出來,一般直徑在三四十釐米,厚度約一釐米,帶有烙制花紋的叫做”天“,另一面則是”地“。這種餅的吃法很講究,食用時必須”天“朝上、”地“朝下,掰成四塊,體現了錫伯族的天地觀念和民族習慣。[30]

除了”錫伯大餅“,全羊席是錫伯族最具特色的肉類菜餚。全羊席的錫伯語為”莫爾雪克“,意為”盛在碗裏的菜餚“。2009年,全羊席作為傳統技藝類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批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主要用料為羊的心、肝、肺、大腸、舌、血等,共12道菜,做法考究,風味獨特。如有尊貴客人來訪,錫伯族殺羊做成豐盛的全羊席來款待。

此外,錫伯族食品還有二湯麪、韭菜餅、薩斯坦(雜燴菜)等,樣式豐富,口味特殊。

(3)服飾
  錫伯族的早期服飾衣料是以鹿、豬犴等獸皮為主,比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錫伯族的服飾,因時代不同和地區的差異,以及民族相互間的影響,也有所差異和變化。傳統的錫伯族服飾曾吸收過蒙、滿、漢等民族服飾的優點。錫伯族男子喜歡着藍、青、灰、棕色長袍,外面套上青馬褂,頭戴圓頂帽,腰繫青布帶,腳蹬厚底鞋。為了便於騎馬,男子的長袍和馬褂,都左右開叉。錫伯人的長袍,系大半截的長袍,底邊在膝下半尺許,袖口為馬蹄形,可以捲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長褲,外加”套褲“(只有兩條褲腿,沒有褲襠和腰),春秋穿的是”夾套褲“,冬季則穿”棉套褲“。

錫伯族女子的服飾式樣較多。喜歡穿各色花布和方格布旗袍(多滾邊)、繡花鞋、坎肩等。大襟長袍要粘花邊或繡花寬邊,愛套穿坎肩,坎肩有對襟的,有大襟的,也貼花邊,長褲扎黑色腿帶,腳穿繡花鞋。少女與未婚姑娘,一條長辮,用各色”毛線“扎辮根,不剪頭髮簾,頭上、辮梢愛戴些花,耳戴金(銀)耳環,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右側腰部的衣兜口內,掖一條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

腳穿繡花布鞋,顯示出青春的活力。媳婦的服飾與姑娘無大差別但比姑娘穿着要鮮豔。髮型也不同,媳婦梳的是”盤龍髻“,額前有”劉海“,腦後有”燕尾“,頭頂上烏髮蓬起,盤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將辮梳成雙辮或兩”抓髻“,合起成為一個大”疙瘩髻“。頭髮抹頭油,沒有頭油的,用榆樹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面部可以塗粉,口可以塗口紅,可以染指甲等。頭部髻上插着金簪,腕上佩帶金(銀、玉)手鐲。

錫伯族老人的服飾又有不同,一般老年男子內穿對襟小白褂,外穿長袍(冬天為棉的),個別人還套馬褂,腳穿白襪、布鞋(春、夏、秋穿圓口黑布鞋,冬天穿氈棉黑布鞋,其鞋腰以春夏的稍高一些,錫伯語稱”扎布薩布“),扎褲腳,頭戴禮帽;婦女的裝束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起變化。老年婦女多穿青、藍黑色旗袍,長及腳面,扎褲腳,穿白襪,春、夏、秋穿繡花黑布鞋(冬季為棉高腰的),冬天穿棉袍,戴棉帽,與漢族坤秋帽相似。上年紀的婦女出門時,手裏還要拿個煙袋,串門時互相裝煙進禮。

辛亥革命後錫伯族服飾變化受漢、維吾爾等族影響較大。年輕婦女喜歡穿色彩鮮豔的連衣裙、裙子、襯衫和翻領、高領短大衣、靴子等。男青年喜穿西服、運動服、夾克衫、皮鞋等,只有八九十歲的男女老人偶爾穿長袍馬褂、禮帽、坤秋帽、繡花鞋。

(4)節日
  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每年農曆除夕前,家家都要殺豬宰羊,趕做各種年菜、年餅、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動手包餃子,正月七年級五更餃子下鍋;八年級要吃長壽麪。做長壽麪時先做好肉湯,然後將面另鍋煮熟,撈出過水,食用時加肉湯,象徵着送舊迎新。某些節日時間雖然與漢族相同,但過法卻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如”春節“、”端午節“、”元宵節“等,在過節形式上均與漢族有差別。

春節多走親串門、祭祖及娛樂活動。農曆三月間的以魚為祭供品的”魚清明“、農曆七月間以瓜果為祭供品的”瓜清明“、”孫扎拜義車孫扎“(端午節)和中秋節。歡度這些節日的方式,均以本民族的習俗方式進行祭奠、飲食和娛樂。民族化節日有”四一八“西遷節和正月十六”抹黑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