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讀音怎麼讀?珞巴族簡史起底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7W

珞巴族是我國的五十六個民族其中之一,主要分佈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渝地區,大部分居住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以西的高山峽谷地帶。那麼,珞巴族讀音是怎麼讀的呢?珞巴族簡史又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珞巴族讀音怎麼讀?珞巴族簡史起底


  珞巴族讀音:
  [luò bā zú]
  [釋義][Luoba nationality]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佈在西藏。

珞巴族簡介:
  珞巴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總人口約60萬。其中處於中國控制區的有2300餘人。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渝地區,主要從事農業和狩獵。珞巴族有自已的語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以西的高山峽谷地帶,直到20世紀中期,珞巴族社會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階段,至今還在沿襲。珞巴族依靠祖輩相傳的口頭傳説,延續着自已的文化傳統。

珞巴族簡史:
  一、起源
  珞渝地區很早以來就是中國西藏的一部分。從遠古時代起,珞巴族先民就生活在這一帶,與藏族先民和門巴族先民一道,共同創造了喜馬拉雅山區的遠古文明。珞巴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沒有關於本民族歷史的文獻記載,在藏、漢文獻中,也鮮有關於珞巴族族源和歷史的記載。雖然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一批考古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區獲得了一批珍貴的考古發現,但它們尚不足以勾畫出珞巴族先民活動的連續的歷史軌跡。

因此,關於珞巴族的族源問題,只能從喜馬拉雅山區生成的各部落豐富的民族傳説中去探尋。較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珞巴族大概是青藏高原東南部一帶的古老羣體中的一支或數支繁衍而來”,“在歷史上珞巴族曾有一個從北向南遷徙的歷史過程。”根據民族神話傳説、藏族古代有關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現分析,可以初步認為珞巴族是珞渝地區古老的土着羣體與西藏高原東部數支古老的羣體融合繁衍而來。

二、古代
  珞巴族和藏族的先民彼此之間的交往見諸文獻記載者,始自吐蕃王朝時期。藏文典籍《紅史》在記述松贊干布時代的吐蕃疆域時就講到:“南自珞與門,西自香雄,北至霍爾,東自咱米興米等均置於吐蕃統治之下。
  明末清初,格魯派在逐漸掌握西藏地方政權之後,也進一步加強了對珞渝地區的管理。1680年,五世達賴發給梅惹喇嘛的文書中,明確指出:“珞渝人等亦入我治下”。受命於清代中央王朝的西藏地方政府以封贈、委派等方式,通過屬下宗、奚谷組織對珞渝一些地區實行行政管理。

19世紀中葉,西藏地方政府曾一度把珞渝地區劃歸波密土王管轄。波密土王於1881年在地東村(今墨脱縣境)建立地東宗,委派宗本轄五“錯”、六寺。20世紀初,波密土王為進一步鞏固對珞渝的統治,將地東宗的達崗錯擴建為宗,即嘎朗央宗,並在此先後委派過八任宗本。西藏地方政府也經常派人到珞渝地區巡查。

1927年,西藏地方政府同波密土王發生矛盾,罷黜波密土王割據勢力,將嘎朗央宗仍劃屬地東宗,恢復達崗錯建置。又在達崗錯及其以南地區,委“錯本”和“學本”,負責收繳租税。當時,西藏地方政府為鞏固邊防,還派軍隊到達珞渝南境與印度阿薩姆交界處巡邊。西藏地方政府當時對珞巴族的統治辦法是:對靠近藏區的地方,直接委派官員管理;對珞渝中部和南部地方,則責成山南十八宗宗本在藏族轉山朝聖的時候,準備各種生產生活用品,同珞巴族進行商品交換,通過加強物質交流來鞏固對珞巴族的羈縻統治。

珞渝地區雖然環境優越,但由於和外部接觸較少,珞巴族社會發展比較緩慢,直到20世紀50年代還保留着父系氏族制的濃厚殘餘。

三、近現代
  19世紀末,由於英國侵略者肆意破壞珞巴人對阿薩姆邊緣地區的收税舊制並武力入侵珞渝地區,導致了珞巴族人民的大規模武裝反抗鬥爭。他們利用優越的地理條件和巧妙的戰術,用弓箭大刀力克擁有槍炮的入侵者,沉重打擊了來犯之敵。英國為了迫使珞巴族人民屈服,曾一度封鎖了雅魯藏布江左岸的廣大邊界線,但因珞巴族長期與北部的藏區有着密切的經濟往來,英軍的經濟封鎖毫無作用,最終不得不撤銷這道封鎖令。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對珞渝地區的一系列入侵,也引起了中國政府的嚴重關注,其時邊務大臣趙爾豐就向宣統皇帝提出:珞巴“雖為野番,實我之屬境”,對英國侵入察隅、珞渝,不能坐視,建議派兵前往,“固我疆域”(趙爾豐宣統二年元月十九日奏),並派程鳳翔領兵開入察隅,加強邊防,阻止英國人的進一步入侵。

1911年,駐藏大臣在派出羅長綺率兵消滅波密土王的殘餘勢力之後,留下藏兵一營據守墨脱。1944年至1945年,英屬印度阿薩姆當局又多次派人到珞渝刺探情報,均遭到珞巴族人民的堅決抵抗。此後,英國在蘇班什裏河流域大肆推行“巴利巴拉開發計劃”,蠶食了珞渝地區的部分領土,引起珞巴族人民的強烈反對,西藏地方政府也向英國政府多次提出抗議和交涉。

1959年的民主改革徹底砸爛了三大領主套在珞巴族脖子上的封建農奴制的枷鎖,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制度。在珞巴族聚居區,先後成立了民族自治鄉和民族自治村,有察隅縣西巴珞巴族自治村、米林縣乃玉珞巴族自治鄉、墨脱縣達木珞巴族自治鄉、隆孜縣鬥玉珞巴族自治鄉等。這些實行民族自治的鄉村,依據當地實際,制定和實施經濟文化發展規劃和措施,充分行使了珞巴族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自主權和自治權。

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