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的民族飲食習俗,為什麼他們喜歡糯米糖粥呢?

來源:人人運程網 5.71K

每一個民族的的飲食都是獨具特色的一個文化。根據每個民族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所造成飲食的習慣,少數民族之一的京族,他們生活中經常會有的一種美食是糯米糖粥,在結婚的時候也會吃這個,除了這些,我們一起去看看京族還有一些什麼美味的美食吧,他們有着怎樣的飲食習俗呢?

京族的民族飲食習俗,為什麼他們喜歡糯米糖粥呢?

  京族的飲食習俗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1958年正式改名為京族。京族主要從事沿海漁業。京族三島又發展了農業、魚類加工業和人工珍珠養殖場。

京族主要從事海洋漁業,同時又受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表現在飲食習俗上就是從大米為主食,紅薯、芋頭為雜食、喜食魚、蝦、蟹、魚汁及糯米制品。婦女愛嚼檳榔。京族普遍愛吃糖食,特別喜歡用糯米糖粥來招待客人。無論在哪一家作客,主人總要把客人視為良朋貴賓光臨而喜氣洋溢。在茶餘飯後之際,給客人捧出甜潤潤、香噴噴的糯米糖粥;要不就是綠豆糖水、糖湯粉絲或紅薯糖湯等等。

為什麼京家人這麼喜歡糖食,而且特別喜歡以糯米糖粥或其他甜品來招待客人呢?
“糖”是甜蜜的,京家人以此隱喻着對幸福的嚮往和寄託。京族有句古老的諺語:“家積萬金,不如高朋滿座”.由此可以窺見,京家人在傳統習俗上對友誼的珍視和崇尚。而糯米糖粥的甜潤膠蜜,正是寄寓着“友誼常在和如膠如漆”的美好願望以及虔誠的民族心態。

京家人認為,家中有客常來,是人生很幸福的一種殊榮。正因為如此,所以必須以自己最崇尚的“甜蜜”之情來敬奉客人。這種以“甜蜜”寄寓着“幸福”、“美好”的習俗事例頗多,在生活社交中幾乎隨處可見。

例如,在婚娶的習俗儀式中,男方向女方送定婚禮時,其中就少不了“糖”和“糯米”。在節日習俗中亦如此,如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日的早餐,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糖粥;八月十五中秋節吃“團圓飯”首先吃的也是“糯米糖粥”;哈節祭神首先就要有糖糯米飯。此外,在民間歌謠中以“甜”來寄寓“美好”的現象也很普遍。

特色飲食
鮎汁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京族人最愛吃的,最會吃的當然是魚蝦了。京族漁家平時以小魚醃製的一種調味汁,叫“鮎汁”,是京族地區獨特的產品之一。

鮎汁在市場上一般叫魚露,是用小魚醃製的一種調味汁,每年3至6月間,漁民家家醃製鮎汁:在一個洗淨的大瓦缸內底墊上稻草和沙包當過濾層,過濾層下的缸底腳邊鑿一小孔,安裝上塞子及漏管。將清洗好的小魚及鹽一層一層鋪在缸裏.

缸裝滿後,上壓重石,加蓋密封。一星期後,打開漏管,鮎汁不斷流出,其色如濃澄汁,清香四溢,吊人胃口。待到漏管中已流不出鮎汁,“頭漏汁”便告取盡。然後向缸內再添冷卻了的鹽開水,過數日接取“二漏汁”;最後壓濾“三漏汁”.

就其質量來説,一次比一次差點。因而頭漏汁多出口東南亞各國,二漏汁多在國內市場銷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即便是三漏汁,也會使初嘗者讚不絕口,回味生津。俗語説:“千汁萬汁,不如京家鮎汁”.做湯時加些鮎汁,湯味頓覺鮮美;吃肉時蘸以鮎汁,入口便覺清香。

風吹籺
是大米制成的食品,當點心吃。用熱水浸泡大米後磨成粉漿,舀入直徑40公分的鋁製托盤,將盤漂浮放在開水鍋裏蒸熟成一張張薄粉膜,撒上芝麻,置於大眼蔑屏上以炭火烘乾即成。因其輕而薄,似乎可迎風而起,故稱“風吹籺”。

其味香脆可口,旅行出海或居家待客,都很方便。若把蒸熟的粉膜切成細絲烘乾,即成“粉絲”.把粉絲、螺貝肉、蟹肉、沙蟲幹、蝦仁等海味混在一鍋煮,就是“籺絲海味湯”,只要一次品嚐,便會終生難忘。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習慣日食三餐,居住在萬尾的京族一般習慣日食兩餐,早餐多選在上午十一點左右,直到入夜後才吃晚餐。過去京族常以玉米、紅薯、芋頭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為主食,只有出海捕魚或秋收,勞動量大時才吃乾飯。如今稻米已成為京族最為常見的主食了。日常菜餚,以魚蝦為主,常用魚蝦做成魚汁,作為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家庭飼養的豬、雞,也是日常主要肉類來源。京族過去有在船上不準將碗覆置,不準腳踏在灶上等等禁忌。

禮儀食俗
京族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哈節”.過去每年都舉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語唱歌娛樂之意,節日的當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裝,雲集在哈亭(唱歌娛樂的公共場所)之前迎神、祭一,祈保漁業豐收,人畜兩旺。每年哈節,由村裏人輪流做“哈頭”(哈節中主持唱歌娛樂的人),並由“哈頭”出一頭肥豬,辦一桌酒肉參加。在宴席上輪流唱歌,婦女只能聽唱,不入席。

過春節時,家家都要做“白薯籺”(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種糕點),年七年級早餐不吃葷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籺。

端午節全家吃糯米粽和雄黃酒;中秋節除做糯米飯、糯米糖粥和風吹籺外,還要購買豬肉和月餅全家吃團圓飯。

祭祀食俗
京族過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逢年過節都要進行敬祭神活動。

擺上白薯籺方能入睡。正月十五為小年,屆時也要備豬、雞、魚拜祖。煮豬肉拜祖還是京族女子出嫁時的一種禮習。

每年哈節,凡年滿16歲的男子都要置備雞、酒、糯米飯、檳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經過祭拜的男子才算“入眾”(即進入成年),才能被允許參加唱哈節的入席活動,從此便可參加捕魚生產。

過去在京族民間,每逢新網下海,或海產品欠收,都要置辦各種祭品,到海邊進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歸來,漁業豐收。

民族特產
京族喜吃魚、蝦、蟹、魚汁及大米餈粑“風吹穡”.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魚汁,又稱“鮎汁”.是京族民間傳統調味品,以各種小魚經醃製而成。婦女愛嚼檳榔。

鮎汁
鮎汁在市場上一般叫魚露,是用小魚醃製的一種調味汁,每年3至6月間,缸裝滿後,上壓重石,加蓋密封。一星期後,打開漏管,鮎汁不斷流出,其色如濃澄汁,清香四溢,吊人胃口。待到漏管中已流不出鮎汁,“頭漏汁”便告取盡。然後向缸內再添冷卻了的鹽開水,過數日接取“二漏汁”;最後壓濾“三漏汁”.


“籺”是大米制成的食品,當點心吃。又細分“白頭籺”、“風吹籺”、“籺絲”等。

“白頭籺”是“籺”的品種之一。在我看來,以糯米搭配秈米為主料,用芝麻、花生或綠豆和糖做餡。先將浸泡好的米打磨成細粉;然後將細粉和成米團;再分解成雞蛋大小的團粒,分別填入餡料,進一步捏揉成圓球,即形成坯;最後要製成熟食,或油炸、或蒸煮,則各隨喜好。不過,製成食品後的形狀和口感會不同:油炸品,呈橘黃色,吃起來皮酥質軟味香甜;蒸煮品,則頗似撈出熱鍋的湯圓,口感清甜爽滑而不膩。為了調和色澤、增加清香,或為了預防上火,京族人常常在浸米或碾粉時,攙和一些清香植物和有利於降温去火的中草藥。如香菜、“企麻”等。與此同時,京族人還重視外形的點綴與裝飾:如油炸品,入鍋之前須裹上白芝麻,令出鍋後的食品橘黃中嵌滿花白;蒸煮品則出籠之後,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使食品白如雪球,相互之間又不粘連。這些被裹上花白芝麻和糯米粉的食品,外形乍一看猶如老人的滿頭白髮,京族人因而叫“白頭籺”.其實,京族人逢年過節都製作“白頭籺”,圖的就是“白頭”的寓意。節喜期間,他們通過互相饋贈或共同品嚐“白頭籺”,祝願大家都幸福長壽、白頭到老,節事氣氛也因此更加喜慶祥和。

“風吹籺”,是“籺”的另一品種。既像薄餅,又像鍋巴。原料仍以大米為主,傳統的製作方法是:先將浸泡好的大米打磨成米漿;然後,用蒸籠將攤勻在布箍(用環竹片將棉布箍緊製成的模具)上的米漿蒸熟,形成一張張狀如睡蓮(葉)的粉膜;再均勻地撒上芝麻,放置在户外的竹篾架上曬乾;最後用炭火烘烤至香脆即可。烤熟的粉膜大小輕薄如曬枯的荷葉,因脆不禁風而被戲稱為“風吹籺”.其味香脆爽口,也是京族人逢年過節的必備食品。

“籺絲”是“籺”的又一品種。製作原料和方法與“風吹籺”大體相同,區別在於“籺絲”不需要烘烤,將曬乾的粉膜直接切成粉絲即可。不過,“籺絲”須烹飪之後方能食用。烹製方法,與煮幹米粉基本相似,先將“籺絲”冷水浸泡至稍微膨脹,然後搭配海鮮和瘦肉烹煮,水煮或油炒都可以。烹煮後的“籺絲”,無論煮還是炒,口感均爽滑而鮮香,風味獨特而濃郁。這是京族羣眾逢盛大節慶和款待親朋好友時必備的主食或菜餚。“籺絲”是京族羣眾喜愛的菜餚,將“籺絲”與海螺肉蟹肉拌煮成米乙絲螺肉湯,入口甘香、嫩滑,風味獨特。把籺絲、螺貝肉、蟹肉、沙蟲幹、蝦仁等海味混在一鍋煮,就是“籺絲海味湯”,只要一次品嚐,便會終生難忘。

京族的“籺”食雖好吃,但京族人卻並不常吃。過去,京族人的生活很艱苦,他們的主食主要是玉米、紅薯、木薯和芋頭,還得靠挑鹹魚上岸或進山換取。哪裏捨得輕易用大米做“籺”食?因此,“籺”食對於往日的京族人來説,不過是逢年過節才能享用的奢侈罷了。

如今,京族人富裕了,要享用“籺”食,經濟上已不為難。但鑑於“籺”食的製作頗費工夫,忙碌的京族人反而覺得花不起時間了。因而,“籺”食仍然是節慶才吃的食品。好在有些手藝精的京族人樂於發揮特長,創辦了專門製作“籺”食的手工作坊。因此,人們真嘴饞了,旅遊區和市場上都有賣。也正因此,很多京族人即便節慶喜事所需,如今也到“籺”食坊去訂做了。

“籺”的念法
“籺”是京語的形聲喃字(在漢語言文字中沒有這個字眼),左形右聲,京族人用前鼻音發聲音“乙”.京族喃字還有寫作“米壹”或“壹”的,不過比較少見。然而,不管採用何種寫法,翻譯成漢語即米團或餈粑的意思。

經常跟漁業打交道的京族人竟然不是最喜歡吃海鮮,只是海鮮是他們的特產而已,他們是比較喜歡吃糖食的,你説是不是因為吃夠了呢?哈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