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五音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2W

五音戲又稱“肘鼓子(或周姑子)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初起源於山東省的章丘、歷城地區,因流傳地區不同,主要可以分為東、西、北三路,三路各有各的特色。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呢?不妨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五音戲源於山東省的章丘、歷城一帶,傳於濟南、淄博、濱州、濰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戲,以唱腔優美動聽,語言生動風趣,表演樸實細膩而着稱,地方特色濃郁。由於所流傳地域的方言、風俗等差異,大致劃分為東、西、北三路。後由於種種原因,東路和北路肘鼓子漸趨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專業的戲曲團體承續下來,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戲劇院。

中國戲曲大全之五音戲

2006年5月20日,五音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山東省淄博市五音戲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藝術特色
  五音戲表演時一般是先吐字,後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稱為“雲遮月”,曲調優美質樸,適於抒發多種感情。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鄉土色彩濃厚,羣眾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典故
  距今大約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長山(當時的縣名)交界處,有一座廟,廟內有一個尼姑,姓周,人們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調,經常口哼小曲四處化緣。周村是她常到之處(此時周村已是魯中商業重鎮,屬長山縣)。時值清末,朝廷腐敗,喪權辱國,民不聊生。乞討者甚多。

有一對年青要飯的,兩口子特別喜歡周姑子的小曲調。每天要飯歸來,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廟門下住宿,偷聽她唱小曲。此時,周姑子回到廟中就愛唱“尼姑思凡”。時間長了,就學會了很多。從此,再上門要飯,就經常唱段小曲給人家聽聽,以討得主人歡喜,多打發一點乾糧。後來,別的要飯的,見他(她)二人唱小曲要飯要得特別多,也跟着到廟門下住宿,學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很多要飯的便學會了唱周姑子小曲。

周姑子的小曲小調廣泛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愛聽這個調調了。乞討者們有了更多的生存機遇了。於是,要飯的自動組織起來,打場子、趕廟會、唱堂會、慶宴會、忙紅白公事……

由原來的幹口清唱,到加上鑼鼓動靜。這就形成了周姑戲的雛形。

章丘有個叫李德興的藝人,原來是唱章丘梆子的。因為該戲占人多,往往是掙不出吃來。後來,聽説一幫要飯的串莊趕會,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紅火,占人不多,掙錢不少。就領着幾個人跟蹤他們,一邊看,一邊聽,把這幫要飯的“玩意兒”學到手,重打鑼鼓另開戲,大見成效。由於該曲調易唱易學,內容大都是反映百姓鄉里的民間凡事,因而深受農村大眾歡迎。特別是戲文中的男婚女愛、打情罵俏,是非恩怨、家長裏短,逢場做戲、捧場逗眼,鄉土氣息,通俗易懂。倍受農村婦女青睞,稱為“拴老婆撅子”。李德興的兒子唱周姑戲唱紅了!人們送給他一個藝名叫“根柱子”(意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或許是他的乳名。未詳。作者注)。當時,當地流傳着這樣的口頭禪:“摸摸根柱子大辮子,三天不用想漢子(清朝男人都留辮子)”。“聽見根柱子鑼鼓響,烀餅子糊到門框上(指婦女慌着去看戲,忙中出錯)”。周姑子唱腔流傳開了,影響很大,當地一些戲班紛紛移植、改唱。據周村老藝人張金霞口憶,他的師父原來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學了周姑子唱腔。

五音泰斗“鮮櫻桃”(鄧洪山)的父親,原來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後來,領着鄧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戲”了。

周村,是周姑戲的演出地、根據地、發祥地。以“鮮櫻桃”為代表的“周姑戲”班,在周村唱響了,唱紅了。全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來周村演出時,看了“鮮櫻桃”的表演,大加讚揚。據説還向他學了一招(水袖功)。後又贊助戲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戲”正式改名為“五音戲”……這些自然就是後話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