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文化遺產: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1W

面對資源的不斷減少,中國古代人民很早便有了循環利用的做法。在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之中的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便是生態循環模式的一個典型例子。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中國古代人民創造出來的桑基魚塘系統吧!

中國農業文化遺產: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


  湖州桑基魚塘系統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西部。現存有6萬畝桑地和15萬畝魚塘,是中國傳統桑基魚塘系統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區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形成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千百年來,區域內勞動人民發明和發展了“塘基上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魚塘生態模式,最終形成了種桑和養魚相輔相成、桑地和池塘相連相倚的江南水鄉典型的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景觀,並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蠶桑文化。桑基魚塘系統是我國乃至世界史上人們認識、利用、改造自然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世界傳統循環生態農業的典範,是一項重要、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產。

桑基魚塘系統是一種具有獨特創造性的窪地利用方式和生態循環經濟模式。其最獨特的生態價值實現了對生態環境的“零”污染。整個生態系統中,魚塘肥厚的淤泥挖運到四周塘基上作為桑樹肥料,由於塘基有一定的坡度,桑地土壤中多餘的營養元素隨着雨水沖刷又源源流入魚塘,養蠶過程中的蠶蛹和蠶沙作為魚飼料和肥料,生態系統中的多餘營養物質和廢棄物周而復始地在系統內進行循環利用,沒有給系統外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對保護太湖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桑基魚塘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儒家“天人合一”的“仁愛”生態倫理道德觀的典範,也是體現我國道家生態哲學思想的樣板。

近年來,由於水產效益高於養蠶效益,導致重養魚、輕養蠶,魚塘面積增大,桑基面積縮小。基塘比例的失調,已經影響到桑基魚塘生態農業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為保護這一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市政府按照農業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要求,出台了《湖州市桑基魚塘保護辦法》,全面實施桑基魚塘系統的保護與發展,促進傳統桑基魚塘生態系統的轉型升級,使桑基魚塘這一太湖邊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