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豫劇

來源:人人運程網 2.88W

豫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五大戲曲之一。近幾年,豫劇隨着各種表演團,走出了中國,到了世界上的各個國家表演,獲得了一片好評和熱愛,被稱為:“東方詠歎調”。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戲曲文化中的豫劇吧,感受一下戲曲文化的魅力。


簡介
  豫劇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衞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新西蘭、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中國歌劇”等。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豫劇從清朝末期至今已經形成四大聲腔,即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沙河流域為中心,即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中國戲曲大全之豫劇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着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中國由文化部門直接管理在編的豫劇表演團體就有220多個。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以及新疆、台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佈,民營豫劇團不計其數。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局面。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特點
  唱腔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這一劃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錶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在豫劇繁盛時期,從事豫劇專業的演員,不僅有漢族,還有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高山族、猶太人等少數族裔。豫劇根植中原、昂奮勃發的宏大氣魄,雅俗共賞的審美效應,高亢激越、簡潔明快的唱腔曲調,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風格,幽默詼諧、樂觀向上的語言情趣,不難不澀、南北易懂的中州韻音,質樸無華、寬厚浩然的文化風貌,反映現實、貼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眾格局等。

豫劇藝術古今兼納、剛柔相濟、豁達寬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抑揚有度、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劇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再者,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鋭、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鬆的喜劇,又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豫西調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劇。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挑戰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

祥符調
  祥符調發源於開封,是豫劇的母調。為標準的中州音韻,是最正宗的豫劇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祥符調唱詞通俗易懂,多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藝諺流傳小生多用二本嗓,鬚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淨多用疙瘩腔,風格清新典雅、悠揚婉轉。代表人物中,旦有陳素真、馬雙枝、李景萼、閻立品、桑振君、張岫雲、宋桂玲、王秀蘭、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張水英;生有唐喜成。醜有牛得草、高興旺等。

豫西調
  豫西調(西府調),發源於洛陽。聲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淨醜多用大本嗓,本嗓後挫下壓;適合演悲觀、憤慨,音樂深沉、悲壯。代表人物中,旦有常香玉、崔蘭田、毛蘭花、蘇蘭芳、湯蘭香等;生有賈寶須、王二順、王遂朝等。

豫東調
  豫東調發源於商丘。慷慨激昂,粗獷豪邁。咬字較重,弦高。女聲花腔較多,具明快、俏麗等特點,大小嗓結合,本嗓小嗓混雜使用,男聲粗獷豪邁,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生有唐玉成、楊啟超、劉新民、劉忠河、索文化、洪先禮、謝慶軍等;旦有馬金鳳、花桂榮、王潤枝、司鳳英、黃儒秀、陳玉英、張秀蘭、黃愛菊、張衞華、董芙蓉等;淨有李斯忠、吳心平等。

沙河調
  沙河調(本地梆)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適宜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適宜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流傳於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稱梆子劇、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生有顧喜軒、劉法印、曹彥章、張三旺等;旦有劉玉梅、安金鳳、徐梅蘭等。

行當
  豫劇角色行當由“生旦淨醜”組成。按一般的説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臉。戲班組織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八個場面兩箱官,外加四個雜役”的結構組成。四生即老生、大紅臉(紅生)、二紅臉(馬上紅臉)、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醜)。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臉的説法。演員一般都有自己專工行當,也有一些演員則一專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早期豫劇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臉)戲為主,生行戲佔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紅臉和二紅臉的界限很嚴,大紅臉專演關羽;二紅臉專演趙匡胤、秦瓊、康茂才等類角色,主要是武功戲。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員文武兼備,武功戲較出色。大淨主要以唱工取勝,三花臉除表演詼諧風趣外,武功戲也有“盤繩”、“吊水桶”、“空中還原”、“探海”、“元寶頂”、“大翻身”等不少絕招。旦行在以“外八角”為主時代,只佔次要地位,但隨女演員的登台與逐漸增多,在豫劇中取得了主導地位。

服飾
  早期豫劇表演的舞台裝置極為簡單,往往只用蘆蓆、箔子一擋,台上一桌二椅,即可開演。打小鑼、敲梆子的人員兼"檢場"。進入城市後,有較固定的劇場,舞台裝置才有所改進。豫聲劇院已採用一些布幕、佈景,旦角服飾講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風流"。此後又受京劇服飾的影響,已基本與京劇服飾相同。

粧容
  豫劇“濃墨重彩”的粧容,不論生旦淨末醜何種角色,他們一律都用油彩上粧,而且畫得很濃很濃。旦角一般都是杏核眼,眼線快挑到了耳根;櫻桃嘴,都是那麼一點點。生角畫的各有不同,各種各樣的臉譜更是五花八門,惟妙惟肖。

表演
  豫劇的各行當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訣,如手勢要訣是“花臉過項,紅臉齊眉,小生齊脣,小旦齊胸”,武打戲的短打要訣是“身如蛇形眼似電,拳如流星,腿似鑽;穩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穩如山”,在槍路上,有“走絲”、“連九槍”、“十三槍”、“九個鼻”、“八杆”、“單倒”等路數。青衣中閨門旦表演要訣是“上場伸手似攆鵝,回手水袖搭手脖;飄飄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腳脖”,“説話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表演要訣是“斜眼偷看人,説話咬嘴脣;一扭渾身動,走路摔汗巾”。小旦出場式是“出門按鬢角,雙手掖領窩,彎腰提繡鞋,再整衣裳角”。小生表演要訣是“清、淨、衝”。“清”是清秀,唱詞吐字清,神態秀氣;“淨”是動作乾淨利落,恰到好處;“衝”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奮。

樂器
  豫劇樂隊的文場主奏樂器,早期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員兼吹嗩吶)、二絃(竹或木質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絃(撥彈樂器)。20世紀30年代,樊粹庭與陳素真把豫劇的板胡進行了改革,原本的豫劇板胡與秦腔板胡是一致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稱豫劇來源於秦腔的原因之一,板胡為豫劇的主弦,大弦、二絃逐漸棄置。50年代後,一般的文場逐漸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悶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墜胡、古箏等。還有增加電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銅管、木管樂器的,組成中西混合樂隊。

豫劇武場的鑼鼓點共有三大類:一、開台鑼鼓點,主要由混加官、毛邊、鮑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動作及烘托舞台氣氛的鑼鼓點。大多與京劇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種形式的一鑼、兩鑼、三鑼以及收頭、四擊頭、緊急風、戰場等。三、唱腔中的鑼鼓點,劇種特色較突出。較常用的有迎風、到脱靴、拐頭釘等。流水板類中有各種流水頭以及一滴油等。散板類中有各種非板頭、滾白等。二八板類鑼鼓點最為豐富,又分為單鼓條和雙鼓條兩類。除兩者都有的串錘、長鑼等外,單鼓條類中常用的有裏撇、外撇等,雙鼓條中常用的有五釘錘、梆子穗、風攪雪等。加上其他附屬板式唱腔中的各種鑼鼓點,總共不下百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