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大腔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5W

大腔戲,又稱“大門腔”,它是福建地區發現最古老的一種戲曲劇種,最初起源於江西弋陽一帶,至今已經有670多年的歷史了,素有弋陽戲曲活化石的美稱。大腔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弋陽的活化石吧。


簡介
  大腔戲也稱大門腔,據記載,它是福建省解放以來發現的最古老劇種,源於江西弋陽一帶,距今已有670多年的歷史,有弋陽腔活化石之稱,現僅存於永安市青水畲族鄉豐田村。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鑼大鼓唱大戲"而得名。

中國戲曲大全之大腔戲

明朝中葉,大腔戲汲取了元末明初南戲一支流派"弋陽腔"的戲劇聲腔以及青陽腔和徽池雅調,並糅合木偶戲和道教舞蹈,與山歌、民謠等相合,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大腔戲,主要流行於三明地區的永安、大田、尤溪、沙縣等縣、市。清代咸豐以後,由於小腔戲在閩西北地區流行,大腔戲開始走向衰落。到了20世紀20年代,不少大腔戲班先後解體,留存下來的戲班活動範圍逐漸縮小。

大腔戲粗獷古樸,代表劇目有《白兔記》、《金印記》、《中三元》、《葵花記》、《黃飛虎》等;行當分為“四門九行頭”;唱腔結構為曲牌連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時大小嗓結合,"字多腔少,一瀉而盡"。唱詞多為長短句格式,屬中洲音韻。鑼鼓是大腔戲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戲班一般由15人組成。舞台陳設僅有一桌二椅,化裝用色也只有紅、黑、白三種。服飾則根據不同角色,設計出別具一格的"順套",成為大腔戲的象徵性服飾。

大腔戲的發掘和整理不僅對中國傳統戲劇的研究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而且揭開了1180多年前,唐長慶二年(822年)前的荊州楚國古音三音歌的奧祕。

劇種源流
  大腔戲源於江西弋陽一帶,距今已有670多年的歷史。永安大腔戲形成於明代中期,是弋陽腔的一個流派,因是"大鑼大鼓唱大戲,大嗓子唱高腔",故稱大腔戲。明景泰年間,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鄉豐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並向當地藝人學習弋陽腔,而後結合本地的山歌、小調及道士音樂,創立了大腔戲班。

舞台美術
  化粧
  大腔戲的化粧用色僅紅、黑、白三種。紅色用硃砂,白色用水粉塊,黑色則用松煙。表現人物的好壞、忠奸僅區分於臉上有無黑點。如《白兔記》中的臭奴,其臉部化粧的一雙粗大的倒掛眉最為突出,兩腮點紅點,紅點上點有細碎黑點,眉心至鼻尖部位畫一道紅色,鼻尖上點有黑點。生、旦角只在雙頰塗少許硃砂紅。淨角全臉一色,只勾畫眼眉,並在前額作部分刻畫。如呼延贊,僅在額上寫一“王”字,全臉黑色,以示其為黑虎精。《白兔記》中的瓜精,則在額上畫瓜子芽“V”形圖案。姜維、包公則用太極表示精明,能卜善算。家院所掛之髯口稱“須口”,呈一字形,用白色馬尾毛勾扎於一根10釐米長的細竹條上;須長33。3釐米,於下巴處紮成一小結,用以表示下層人物勞作方便。

服飾
  大腔戲服飾較為簡陋,凡扮演男角均在胸前掛一塊寬30釐米、長65釐米,下端兩角成弧形的緞紡片子,稱為須套。不同角色的須套,圖案也不同。皇帝繡龍,丞相繡水紋圖案,一般角色只用水紅、淡藍、淡綠等素色的須套,或稍加些許花紋點綴。個別人物稍有例外,如趙子龍亦用繡龍圖案,而劉備則用繡鳳圖案。須套不論人物有須無須都能掛之,一些不着戲服而穿戴生活服裝的角色也掛上須套作為裝飾。須套已成為大腔戲班的一種象徵性服飾。

《白兔記》中,家院戴的“笠”為棕褐色,以竹絲編成,帽呈圓椎形,帽底圓徑約33。3釐米,為下層人物所用。《白兔記》中李洪信、劉知遠所戴帽子,其式樣與明代書生、員外所戴“儒巾”相同,帽形不同於京劇八卦巾;帽頂多一片軟緞片,故又名“白片帽”。

《白兔記》中的秋奴,系反面人物,大腔戲將其改名為“臭奴”。臭奴身穿肥大的藍色圓領長衫,短袖;袖口、領口及斜襟等處,均有桔黃色寬邊圖案;下身穿繡花紅裙。額上扎一塊紅巾,垂掛一束至右邊耳根;兩耳各掛一串紅辣椒,頭頂斜插一塊紅三角紙片,後腦插一紗帽翅。

大腔戲的服飾僅有兩擔戲箱。戲箱上分別寫有智、仁、勇、義大4個字。“仁”字箱為戲神箱,其餘3只均為戲裝箱。戲箱由竹篾編成,寬44釐米、長56釐米、高60釐米,箱蓋呈弧形。戲班出門時,由旦與正生各挑一擔戲箱,小旦挑刀槍道具。大腔戲道具主要是刀槍。刀槍表面塗簡單的色彩和圖案。圖案大多采用服飾上的花紋。在表演時,也有以人代道具的表現手法。如《白兔記》最後一場戲,劉承佑與李洪信環繞於小校周圍逃跑追殺。

舞台裝置
  後台5人,戲班一般由15人組成。舞台陳設很簡單,僅有一桌二椅,化裝用色也只有紅、黑、白三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