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弦板腔

來源:人人運程網 1.54W

弦板腔主要流行於陝西地區的一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最初起源於宋代時期,是以西路皮影戲為基礎形成的一個新的戲曲劇種。弦板腔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以皮影戲的形式演出。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劇種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乾縣、禮泉、永壽、興平、武功、咸陽、户縣、周至一帶的漢族地方劇種。據《乾縣縣誌》記載:“該劇種起源於宋代,由民間流傳的‘隔簾説書’發展而來”,是在西路皮影戲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中國戲曲大全之弦板腔

弦板腔的主要樂器有“弦”(二絃和三絃)、“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兩種),加上唱腔,故稱“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壯,高昂激揚,又委婉細膩,柔和清亮,能夠表現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濃郁的田園牧歌式的觀眾特色和民歌韻味。

歷史沿革
  弦板腔據王紹猷先生考證,弦板腔、皮影戲源於秦中乾縣、興平、禮泉、咸陽等地。其乾縣植根最深、流傳最廣,1800年前後弦板腔曾與“道情”同台演唱,以後逐漸演變為獨台演唱,在不斷完善發展中成為獨特劇種。

弦板腔早期是從隔簾説書的皮影戲開始的。藝人們將用羊皮、牛皮刻製成的各類戲劇人物,在撐展的紗簾上通過燈光挑動皮影,映像表演。最早的弦板腔皮影總是隻有四個人説唱,被羣眾稱之為“四人忙”。當時在關中流傳着一首歌謠:“一輛大車四個人,繩子四條椽四根”。四人分為兩部分,在紗簾“亮子”前操作挑動皮影兼演唱的叫前手。後面“三人”叫後手,其中一人敲帶鼓彈硬三絃,一個拉二絃折鐃鈸,一人甩呆呆(板子)兼大鑼、嗩吶、大號、小號。後來發展刻有四手、五手、六手等,加入板胡、二胡、笛子等多種樂器。

乾縣馬連村皮影戲老藝人郝正發回憶:原來的皮影子工藝粗糙,沒有色彩,型體較大,人稱皮影戲為“四人忙”。四個人分作兩部分,在“亮子”前耍皮影兼唱一人的叫“前手”,後面樂隊的三人叫“後手”,其中一人打鼓帶彈三絃,一人拉二絃帶拍鐃鈸,一人甩呆呆帶大鑼、嗩吶、大號和小鑼。自宋以來一直以皮影戲演唱形式在民間世代傳承。過去關中農村一般農閒結社,過節和過年歡慶。求神祈雨,鄉間廟會或祝壽祭奠等活動時,大多都演唱闆闆腔(弦板腔)影戲,在民間久演不衰。不斷向藝術化發展。

在封建社會,由於官方文化機制薄弱,造成岐視民人俗文化,民間很少有人專司記載,因此除留傳有少量的劇本外,很少有音樂表演等方面文獻資料。據老藝人郝振安(已故)回憶,近代弦板腔主要發祥於乾州(即陝西的乾縣),後波及周邊的禮泉、興平一帶,並形成東西兩路流派。東路以禮泉王元德為代表,其班社擅長演武打戲,以演唱《封神榜》、《西遊記》等劇目着稱;西路以乾縣着名老藝人郝振安、馬懷玉、陳文蔚、王正友等為代表,以演唱三國戲而着名。其中郝振安(乾縣馬連鄉人),後期多演傳奇戲,在演唱中融入了纏綿抒情的細膩唱腔,彌補了早期弦板腔以剛健昂揚為主之不足。

西路皮影弦板腔(東路是阿宮腔)曾盛行於清代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當時走紅關中的就有“致和”、“楊五”、“換印子”、“天訓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掛牛四個人,繩子四條椽四跟”是當時的演出場面。牛車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撐在車廂四周,朝觀眾的一面掛上亮子(帳幕),亮子後面掛一盞亮燈,隨着樂聲響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劇情舞動手中皮影,後面三人奏樂唱詞,戲就開演了。

演奏特徵
  弦板腔作為皮影形式演出,樂隊少而精,文武場面互相兼顧,音樂形式比較單調,唱腔通常都是上下兩句反覆,“二次板”與緊板更似説唱性的“板殼子”。其相同板式的“板頭”和“放板”後的長過門,多為同一主體曲調的加花變異,句中的小過門,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覆變化和延長。弦板腔板式有10多種,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

此外,使用較多的還有“緊板”、“滾白”、“撇板”等。“氣死人”(即“陰死板”、“提頭”等)實際是變化局部唱腔的正板;“傷音子”是在緊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屬於帶字叫板的唱法。其餘的“尖板”、“二六”、“三不齊”、“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暫插入性板式,很少單獨使用。弦板腔的唱詞,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樂伴奏,除部分模擬唱腔或襯托節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過門,宛如曲子戲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擊節作用,所以唱腔清新晰,雅而易懂。

弦板腔的最大特徵是,音樂唱腔優美愉悦。唱腔特點,悦耳高昂,具有激情,富於表達劇情人物感情,展示喜、怒、衰、樂的多種情感。它不僅具有我國北方戲劇的豪邁剛鍵,也具有我國南方戲劇委婉的特點,在託腔上長短適中,為戲曲愛好者適聽和欣賞,甚至對偏愛歌曲,不喜戲曲的人羣大多能接受。

它的唱腔已基本具有九種固定板路。即:導板、上音子板、正板、緊板、二流板、氣死人、三不齊、流板、撒板。弦板腔所表演的劇目相當豐富,歷來以表演列國戲和三國戲最多,如《桃園結義》、《三請諸葛》、《回荊州》等以及《紫金簪》、《武則天等》;新編劇《借驢》、《十三姐妹闖三關》、《七星劍》;移植劇有《窮人恨》、《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其劇目主要特點是語言通俗、故事內容豐富,劇目取材於歷史演義、民間生活故事。音樂豪邁奔放、慷慨激昂,具有西北羣眾傳統的樂觀氣質和明快開朗的性格風度,表現英雄豪傑一類的武打戲最為適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