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四平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3.09W

四平戲,又稱“四評戲”是明代中期主要流行的四大腔調之一,是由弋陽腔逐漸演變過來的,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四平戲是福建省流傳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僅存在於福建屏南,屬於世代相傳。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戲曲的資料吧。


簡介
  四平戲又名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四蓬戲,系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來,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安徽省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傳入閩東北大山深處的政和,在政和縣楊源鄉及屏南縣龍潭鄉以歷史原貌完整地延續至今。

中國戲曲大全之四平戲

閩北四平戲是福建省流傳的一種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現存於福建省屏南縣的龍潭村和政和縣的楊源村。龍潭村由當地陳姓家族自明末開始世代傳承,譜系可考,在楊源村則是由張姓子孫傳承,楊源村現存一座英節廟建於1662年,廟內有古戲台一座(戲台與廟是否同時興建待考察)。其淵源於明代“稍變七陽”的四平腔,戲曲界稱其為“中國四平戲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遺響”。四平戲自明後時傳入屏南以來,至今已傳15代。每逢每年農曆二月初九及八月初五,分別為張謹夫婦慶誕時,楊源村就要出現四平戲三天三夜,世代沿襲不斷傳承至今。《中國戲曲志——福建卷》。

土官話的傳統
  屏南四平戲一直保持唱白皆用“土官話”的傳統,前自乾唱,後白領幫腔的高腔傳統,唱腔結構形式屬曲牌體,常聯綴演唱,旋律高亢激越,樸實流暢,間以滾唱、滾白、曲詞通俗、行腔自由,發聲以本嗓為主,假嗓交替,一唱眾和。同時還保持着大量宋元雜劇的表演體制。

歷史
  四平戲,古稱“四平腔”,系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江西弋陽腔傳入安徽歙縣一帶後形成的。明末,經江西分三路傳入福建:一路傳入閩東地區的屏南、寧德、古田、霞浦、福安等地;一路傳入閩北的政和、建甌等地;一路傳入閩南漳屬廣大地區。由於方言關係,寧德一帶稱四平戲為“説平戲”、“素平戲”,屏南一帶稱四平戲為“庶民戲”、“賜民戲”。

據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四平戲老藝人代代相傳的説法,閩東地區的四平戲系明末該村名叫陳清英(音)的農民從江西學來,後父傳子、子傳孫,傳媳婦不傳女兒,至1982年已傳16代,形成一套嚴格班規,並作為該村陳姓家族的傳統祖業,從老人到小孩都會演唱。

四平戲行當早期只有生、旦、淨、末、醜、貼、外7個角色,清初發展到“九角”,藝人自稱“梨園子弟”,全班人數最多時有26人,前台9人,後台5人,其它為挑箱與下手。傳統劇目十分豐富,常演的有《趕白兔》、《劉錫》、《反五關》、《崔君瑞》、《中三元》、《白鸚哥》、《孟宗哭竹》、《虹橋渡》、《王十朋》、《李彥貴》、《施三德》等80多本,唱、白均用“土官話”,音樂唱腔曲牌體。

清中葉是四平戲最興盛時期,屏南縣龍潭村僅有100多户人家,就有“老祥雲”、“新祥雲”、“賽祥雲”等戲班。“老祥雲”班成立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聲譽很高,常年出鄉演出,遠至江西、浙江等省。政和縣楊源村的四平戲班,這時期也走出本縣,到周寧、壽寧等縣演出。同時,在嘉慶初年,有一個四平木偶戲班從江西傳到政和縣的禾洋村,到光緒七年(1881年),該班四平戲由木偶戲發展為人戲四平班。從清道光到光緒年間(1821~1908年),政和的四平戲受到亂彈、皮黃聲腔的影響,增加了《擋馬》、《游龍戲鳳》、《大補缸》、《小補缸》等京劇劇目和“唱下江亂彈”、“唱皮黃倒板”等曲調。而屏南龍潭村的四平戲因受其它聲腔影響較小,故保留比較原始的面貌。

辛亥革命後,閩劇與京劇盛行,四平戲由衰落而瀕臨消亡,至80年代,僅存屏南縣龍潭村一個民間職業四平戲班,在鄰縣偏僻山村流動演出。據統計,1992年,全年演出約70場。

另一路流行於閩南漳州、平和、漳浦、詔安、雲霄、南靖等地的四平戲,據老藝人曾憲乙回憶,明末清初時,江西不少移民遷徙入閩,四平戲隨之傳入閩南,曾憲乙的祖先就是江西南豐縣移民到閩南平和縣的。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龍在《官音匯解釋義》捲上“戲耍音樂”條中記載:“做正音,(正)唱官腔;做白字,(正)唱泉腔;做大班,(正)唱崑腔;做九角,(正)唱四平;做潮調,(正)唱潮腔……”説明明末清初四平戲已在閩南流行,至乾隆年間(1736~1795年),角色已從“七子班”發展到“九角”,其音樂曲牌、傳統劇目、伴奏樂器等均與閩東、閩北的四平戲大體相同,並把《蔡伯喈不認前妻》、《蘇秦六國封相》、《劉文龍菱花鏡》、《呂蒙正衣錦還鄉》稱為“四大棚頭”戲。

清中葉後,閩南四平戲發展很快,行當角色從“九角”發展到“十二角”,同時,從崑山腔、皮黃等聲腔劇種吸收不少音樂唱腔與表演藝術,特別是後期唱南北路(二黃、西皮)的外江戲盛行,閩南四平戲受到很大影響,開始大量吸收皮黃曲調。從清末流傳下來的傳統劇本里發現,其唱腔絕大部分還在四平戲的曲牌名下標註為頭板、二板、倒板、疊板、快板、搖板和“唱西皮”等。傳統劇目除代表性的“四大棚頭”外,增加了“四大弓馬”(即《鐵弓緣》、《千里駒》、《馬陵道》、《忠義烈》)和“五大元記”(即《滿牀笏》、《五桂記》、《月華園》、《樊梨花》、《羅帕記》)。

清末民初是閩南四平戲最繁盛的時期,漳屬每縣都有四平戲專業班社。在漳州、龍溪有“鳳儀班”、“萬盛班”、“玉鳳班”、“永春班”等;在南靖、平和有“永豐班”、“榮華班”、“新福班”、“彩霞班”、“金麟鳳班”、“麟鳳班”等;在雲霄、詔安有“萬利班”、“慶樂堂班”、“全發班”等,演出《狀元遊街》、《金花報捷》、《貴妃醉酒》、《五代榮封》、《五台山》等劇目。平和縣的風儀、萬利等班還到閩西龍巖演出。民國24年(1935年),南靖縣榮華班在龍巖演出後就地解散,藝人流落蘇溪、條圍、紅坊、龍門等地教戲,以業餘形式組班演出。

20世紀20年代,因薌劇崛起、潮劇盛行,閩南四平戲走向衰落。民國30年(1941年),南靖山城塗尾陳仔擁辦的四平戲班,由於漢劇藝人加入而改唱漢劇。抗日戰爭爆發後,廈門一度淪陷,四平戲開始消亡。60年代初,平和縣文化館曾對四平戲作過一次調查,發掘出《三元記》、《陳春生》、《真珠衫》、《金橋箕》、《烏鴉記》等79個古抄本和334支曲牌,尚存漳州市戲劇研究所。

20世紀80年代後,平和縣農村恢復“四平鑼鼓”活動,作為逢年過節、社火廟會、婚喪喜慶時的器樂演奏。

四平戲的傳説
  屏南流傳四平戲,是明代四平腔在福建普遍流行的一個實例。雖然,目前尚未發現文獻記載,但從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陳姓家族的傳承譜系中可尋其脈絡。屏南熙嶺鄉龍潭村的陳姓,於明成化年間(1466-1487)遷龍潭村,其始祖陳善與子陳財,因照顧村人傅江、傅海暮年生活,並安葬之,取得傅姓田山財產,從而立足發家。相傳,其始祖曾向本村女神臨水夫人廟發誓,後日子孫興旺當世世代代演劇酬神謝恩。至第五世陳馬朝,於嘉靖間始學四平腔唱曲,第六世陳志顯、陳志現兄弟以後始演戲酬神。至清初陳姓興盛,開始自籌戲班。清乾隆間陳姓戲班被邀到周邊及外鄉演出,而始備辦戲衣、鑼鼓樂器等行頭。於是打出班名“開祥雲”,併到臨縣古田、寧德演出。據乾隆十七年(1752年)沈宗良增修的《屏南縣誌》記載:“元旦,拜祖先尊長,鳴鑼放鞭炮,十一、十二起,縣民演劇慶贊。”又據乾隆五年(1740年)首任知縣沈鍾修纂的《屏南縣誌》載:“山頭奶宮,在城東門外東山上,昔有孝女為父訟冤至此歿焉,或雲神戴姓,邑人於六月七年級演劇慶贊。”至此,龍潭四平戲班社正式走向社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