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梅林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5.73K

梅林戲又稱“土戲”,“土京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梅林戲吸收了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道教音樂。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劇種很感興趣,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福建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清代乾嘉年間,徽調經浙江、江西兩路傳入泰寧後,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採用當地官話,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其唱腔優美、行當齊全、表演粗獷,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個性。

中國戲曲大全之梅林戲

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泰寧縣梅林戲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劇種源流
  梅林戲,因形成於泰寧縣朱口鄉梅林村而得名,流行於泰寧附近的三明、明溪、將樂等地。

梅林戲是從宋朝開始興起,據説泰寧狀元鄒應龍在任禮部尚書時,為豐富泰寧的漢族民間文化,專門挑選了家鄉的一班鄉民到京都學習宮廷舞蹈和宮廷娛樂文化。返鄉後,把所學知識與當地的儺舞、跳神、道教文化等融合交匯,創編泰寧土戲。土戲在清朝乾隆年間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徽調的傳入使土戲得到昇華。當時泰寧朱口梅林一富寡婦周氏,在其壽辰時請了徽戲,感覺徽戲發展的較為系統、全面,就籌錢聘請徽班藝人為家鄉藝人傳藝,使徽調與泰寧土戲交相輝映,內容日趨豐富,因傳藝地在梅林,便起名為梅林戲,從此土戲便為梅林戲所取代,並在那時得到迅猛發展。當時,還流傳一首民謠:“梅林十八坊,十個弟子九擔箱,敲起叮噹鼓,唱起摩郎腔(道士腔),茅擔抬臼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戲台來,唱到大天光”。可見當時福建泰寧人對戲劇的熱愛及梅林戲蓬勃發展的情景。

表演藝術
  角色行當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行當為“三生、四旦、三花臉”(即老生、小生、副生;正旦、花旦、貼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俗稱“十個子弟”。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發展為“五門”(生、旦、淨、末、醜)、“十七行頭”(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頭樑旦、二樑旦、三樑旦、花旦、金榜旦、茶盤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這種體制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

身段科介
  老生的表演較有特色,出場時,三步跨至上場門(九龍口);整冠時,五指朝天,五指理髯;至台中,左右掏手兩邊望,才入位。指法有單指、雙指、劍指,手指多下垂。近似木偶表演步法,常用的有跺步、蹉步等。

旦角的表演,要求“高不過眼,手在胸前,行不動裙,言不露齒”。上、下樓的動作,生、旦均有“上七下八”之訣,即上七步,下八步。旦角表演上轎動作時,兩手輕輕掀開轎簾,雙目左右稍顧,隨即微扭腰肢,很有情趣。

特色技藝
  洗馬:按順序先拉馬上,而後拴馬、取水,接着潑水於馬身,用朝板(道具)梳兩邊馬鬃,再梳馬尾。然後取飼料,裝鞍,拿走飼料,解栓上馬,遛馬,下馬。程序完整,動作細膩。

耍獠牙:如《門栓記》中的門栓精(二花),將獠牙二根銜入口內,用舌跟部耍動,有耍進耍出、左右耍等套數。

吐火變裙:如《活捉三郎》中的旦角,在案上設一火盆,旦角口噴煤油致火,火燃。在【長撕邊】的曲牌伴奏中,旦角繞經桌後,速抽裙帶;奏【一擊鑼】時,外裙解,內裙現,在燃焰火中裙子變了顏色。

挺:《白蛇傳》中許仙見白娘子變蛇,一個轉身,手捏鼻後用氣吸鼻,立鬥雞眼。【長撕邊】在伴奏聲中,做“挺”倒地。

變臉:《蘆花蕩》中,當週瑜挨魏延一鞭後,甩盔翻身,用氣使臉由紅變青,堪稱一絕。

耍叉:武戲中的特技,一般分4人耍或5人耍;4人耍站4個台角,5人耍則1人居中,每人手持一把叉,對角互相拋接,稱為“滿天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