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漢劇

來源:人人運程網 9.37K

漢劇,原名為楚調,在民國時期改名為漢劇,俗稱是“二黃”,它是湖北地區最受歡迎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漢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國戲曲發展的歷史,有這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是戲曲文化中的精髓。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漢劇,舊稱楚調、漢調(楚腔、楚曲),民國時期定名漢劇,俗稱“二黃”。漢劇是湖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湖北省境地內長江/漢水流域,以及湖南、陝西南部(安康,漢中)、四川和廣東部分地區。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戲曲大全之漢劇

傳承意義
  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上,漢劇為京劇的形成作出過特殊的貢獻,對川劇、滇劇、桂劇、湘劇、粵劇、贛劇等地方戲曲劇種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是研究戲曲板腔體系、戲曲音樂結構演變的重要史料和進行藝術創新的資源。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地漢劇團急劇減少,至今湖北省境內僅存兩個專業漢劇院團,許多劇目和傳統技藝正隨着老藝人的謝世而失傳,急需加以搶救和保護。

漳平漢劇
  漢劇,早期稱“外江戲”、“亂彈”,以皮簧高腔演唱。清代中葉常有外地戲班到漳平演出。光緒年間,在新橋逢湖、珍阪、雲墩一帶先後組建漢劇班社。逢湖的鄭玉妹、珍阪的曾德枝和雲墩的黃火吉等人除在當地演出外,還常到外地搭班串演,均以演旦角聞名。民國時期,在雙洋、赤水、香寮、安坑、丁阪、鍾秀、龍車、小潭、上阪和菁城等地均曾組建漢劇班社。活動時間較大、影響較大的有雙洋的大羅天,珍阪的新福順,香寮的大香山和鍾秀的新順天等。這些劇社除在漳平演出外,還外出龍巖、漳州、華安、長泰等地演出。演出劇目有《鳳儀亭》、《金山寺》、《珍珠衫》、《百里奚認妻》、《打金枝》、《潘必政》等五六十個傳統戲。其餘劇社多在冬閒、春節期間活動。50年代後,大多數劇社改為農村業餘劇團,配合黨政中心工作和在節日開展演出活動。60年代初期,因活動經費籌集困難和要求改演現代戲,多數劇團停止活動。70年代後期個別劇團重新組建,但演出極少。

另有一種以提線木偶表演的漢劇,唱腔曲調與漢劇大同小異,人員較少,往往一人兼演唱數個角色。清末從永定、上杭、連城一帶傳入,多延請外地木偶藝人來平授戲,以師帶徒,邊演邊學。民國初年始建班社。抗日戰爭前後,在菁城、福裏、龍車、清源、新橋、雙洋、和平等地先後組建木偶戲班。較為有名的戲班班主有;菁城的老隆盛班主張連三、隆盛堂班主張財三,永福的陳玉桂等。他們除在漳平演出外,還常應邀到龍巖、永安、大田、永春、華安等地演出。常演劇目有《大名府》、《郭子儀拜壽》、《文武魁》、《穆桂英掛帥》、《水漫金山寺》等。1978年後,一些漢劇班社恢復活動,節日期間應聘到農村演出。80年代,在新橋、雙洋一帶仍有一些新建戲班在活動。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唱腔優美,以皮黃板腔體為主,兼收崑曲、小調、吹牌、大板、佛曲、安春調等,紅淨唱腔為獨有特色;伴奏音樂分“文樂”、“武樂”兩大類,以頭弦為領奏主要絃樂,三絃、月琴、二胡、提胡、柳胡等作伴奏,清雅古樸。角色分為生、旦、醜、公、婆、淨六行七當。劇目題材廣泛,有民間傳説、傳奇、神話、各朝代故事和現代劇等800多個。漢劇為廣東四大劇種之一,被譽為“南國牡丹”。梅州的廣東漢劇院是演出漢劇的主要團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