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荊州花鼓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3.04W

荊州花鼓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荊州花鼓戲原名沔陽花鼓戲,1954年改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稱“荊州花鼓戲”,至今已經有了200多年曆史了。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地區最受關注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荊州花鼓戲原稱沔陽花鼓戲,1954年命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稱“荊州花鼓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發源於湖北沔陽州一帶,是湖北省江漢平原地區備受觀眾喜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是明末以後在江漢平原三棒鼓、踩高蹺、採蓮船、漁鼓、道情等漢族民間演唱形式上不斷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聲腔和表演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鄉土戲曲,流行於沔陽(今仙桃市)、洪湖、潛江、天門、監利、漢川、京山等縣市,並逐漸推進臨近的鐘祥、荊門、江陵、應城、雲夢、漢陽及湖南的岳陽、華容、南縣、澧縣、常德和鄂東南的崇陽、通城、赤壁等縣市。

中國戲曲大全之荊州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經歷了尚未成“戲”的“田園時期”,有情節故事且行當分明的“萌芽時期”,“一唱眾和,鑼鼓伴奏”的“草台時期”,引入絃樂整合聲腔的“絃樂時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時期”,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鼎盛時期”和進入21世紀面臨的興衰起伏的“瀕危期”。

2006年,經潛江市申報荊州花鼓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經仙桃市申報,荊州花鼓戲(IV-112)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劇種起源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三大劇種(與楚劇、漢劇齊名)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於沔陽東荊河一帶,形鬧年的花鼓、採蓮船、蓮花落、敲碟子等民間歌舞與“一人唱,眾人和”的薅草歌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漁鼓、道情等民間説唱,共同構成了荊州花鼓戲的源頭。

發展簡史
  荊州花鼓戲最早系沔陽小調,其唱腔的項目不多,只有高腔和低韻兩大類。到了元代時期,被當地梨園弟子命名為沔陽花鼓戲,接着,這一劇種定位於明初,系由沔陽民歌、沔陽話結合發展而成,明末清初具雛形,清末民初已具規模,精湛於清末。荊州花鼓戲演出活動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是清道光年間,大體經歷了尚未形成“劇”的“田園時期”、初具戲劇形態的“草台時期”、引入絲絃伴奏的“絲絃時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時期”、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鼎盛時期”。

湖北中心腹地,漢水之南,長江以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內有通順河、通州河、東荊河流經,溝渠網織,湖塘星布,乃“楚聲”和“南風”的繁衍聖地之一。薅草歌、打麥歌此起彼伏,漁歌、硪歌號子沖天,三棒鼓、彩蓮船、蓮花鬧、蚌殼精普及鄉野……正是這些漢族民間音樂、舞蹈、故事、風俗孕育出了江漢平原獨具地方風格的漢族戲曲劇種。

傳承意義
  21世紀前後,荊州花鼓戲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危機,發掘、搶救和保護荊州花鼓戲,具有見證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生命力的獨特價值,對於豐富和完善中國戲曲史、中國音樂史以及挖掘荊楚民間文化藝術,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