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絲絃

來源:人人運程網 4.45K

絲絃是我國眾多戲曲中的一個非常古老的戲曲,是金元時代的北曲三大搖籃之一。大家都知道中國戲曲文化是繁華的,中國戲曲種類有數百種,每個戲曲都是人民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產生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精髓。現在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絲絃這個戲曲吧。


簡介
  絲絃,是河北省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河北漢族地方戲曲之一。金元時代,北曲三大搖籃之一的真定,曾經出現過尚仲賢、侯正卿、李文蔚、戴善甫等着名雜劇作家。後來真定改名為正定,又成為河北絲絃戲——古名“絃索腔”的搖籃和發展中心。康熙年間,絲絃戲在束鹿就已遍於閭里,乾隆年間,曾在北京向清王朝獻藝。絲絃戲流行地域東至河北省的獻縣、高陽、保定,南至邢台、沙河、廣宗,北至山西省的繁峙、渾源、靈丘,西至和順、昔陽、平定。

中國戲曲大全之絲絃

歷史發展
  明末
  絲絃戲,又名絃索腔、弦子腔,流行於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國稀有劇種之一。劇種起源於明末,其聲腔為元、明,流行於燕趙的小令。絲絃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曾遭禁演,1840年鴉片戰爭後在民間日漸發展,並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於石家莊地區一帶的為中路絲絃。

清初
  清初,絲絃在河北已普遍流行,並深受羣眾的歡迎。康熙十年(1671)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縣誌》卷八,已有俗喜俳優。正八日後,高搭戲場,遍於閭里,以多為勝。弦腔、板腔、魁鑼桀鼓,恆聲聞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雜旮,猶擁之不去的記載。又據乾隆九年(1744)成書的《夢中緣傳奇-序》和李聲振於乾隆三十一年成書的《百戲竹枝詞》的有關記述,説明此時絲絃不僅盛行於河北農村,在京城也已流行。

同治七年
  同治七年(1868),井陘白花村出現了絲絃班社;光緒七年(1881)廊坊地區文安縣太保莊創辦了絲絃老調同樂會;光緒十六年霸縣出現了韓大倉老調絲絃班。同、光時期,絲絃再度興起,韓大倉等率班進入北京演出。光緒初年,東路絲絃老調藝人呂洛脆,張洛棟,穆壞旦等,到井陘白花班搭班,遂將老調劇目、音樂、表演等傳入絲絃班,開絲絃與老調同台合演先例。自此,石家莊地區的絲絃主要伴奏樂器由絃索(土琵琶,狀小)、三絃等彈撥樂器改為板胡、曲笛、笙。在清咸豐年間(1851—1861),中路絲絃便與老調戲同台,使老調戲的劇目、音樂傳入絲絃。絲絃戲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由絃索(月琴)、三絃改為板胡、曲笛、笙。清末民初,出現了既唱絲絃又唱老調、河北梆子的三合班。

打擊樂器也由“京傢伙”改用“蘇傢伙”。後又從崑曲、京劇吸收大量營養充實自己,“京傢伙”、“蘇傢伙”並用。絲絃戲音樂有官、越兩個腔調,全部音樂分絃索腔曲牌、板式變化系統、無過門曲牌、器樂曲和打擊樂五部分。清末民初,絲絃不僅與老調同台演出,還曾與河北梆子組成過三合班,有的甚至還兼唱京劇、亂彈成為五腔班。絲絃的打擊樂器,此時也由南到北,一改原來使用的高腔鑼鼓(俗稱廣傢伙),而採用京、梆劇種所用的蘇傢伙。

藝術特色
  唱腔特點
  絲絃唱腔,除有《山坡羊》、《桂枝香》、《鎖南枝》、《歌南子》等到散曲之外,還有官調與越調兩個板式變化系統,因此,她是混合唱腔體制的劇種。絲絃唱腔以真聲唱字,然後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聲拖腔,旋律順級下行。因而激越悠揚、慷慨奔放,時而有如怒濤旋轉翻滾,時而又如瀑布急瀉直下。

表演特色
  絲絃原由木偶變為真人登台,並在山區、農村紮根,因此,表演既有樸實、敦厚和濃郁的鄉土特色,又有誇張、刻板和直線條的木偶動作遺風。此外,還有耍牙、耍碗、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劇目題材
  絲絃劇目相當豐富,約500餘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戲,表現民間情趣;也有袍帶大戲,反映宮廷鬥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