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有哪些飲食習慣呢

來源:人人運程網 2.7W

中國飲食文化,有很多的民族飲食文化。有的人會問中國少數民族有哪些飲食文化呢?那麼少數民族有哪些飲食習慣呢?那麼我們來看一下中國飲食文化裏的少數民族有哪些飲食習慣呢?

少數民族有哪些飲食習慣呢

  少數民族飲食習慣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

回族分佈較廣,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寧夏回族偏愛麪食,喜食麪條、面片,還喜食調合飯。甘肅、青海的回族則以小麥、玉米、青稞、鈴薯為日常主食。油香、饊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日饋贈親友不可少的。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麪、大滷麪、肉炒麪、豆腐腦、牛頭雜碎、臊子面等。多數人家常年備有發酵面,供隨時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習慣飲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為主,有的也食用駱駝肉,食用各種有鱗魚類,如北方產的青魚、鰱魚、鰉魚等。鴿子在甘肅地區的回族中被認為是聖鳥,可以飼養,但不輕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徵得伊瑪目(宗教職業者)同意,可作補品食用。

藏族 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後磨製而成。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製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用肉食和奶製品,不少人愛吃風乾的牛羊肉。

維吾爾族日食三餐,早飯吃饢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饢、茶或湯麪等。以麪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麪條等。 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產綿羊,由此維吾爾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習俗。講究的羊肉串肉質鮮嫩,味鹹辣,孜然的特殊味濃郁。 與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飯,也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風味食品。

廣西民族多以大米為主食,玉米、薯類次之(缺少水田的少數民族山區也有以玉米作為主食的)。廣西少數民族大多愛吃糯米飯,節日還作成五色花飯或把米、麥、木薯等加工成粉、做成餈粑等食品。大多喜愛飲酒,有的民族家家户户會釀酒,甚至每日離不開酒。苗、侗、麼佬、毛南、水等民族都喜酸食,愛 醃製各種酸菜、酸肉、酸魚。融水苗族還有別具風味的“醋泡飯”習俗,有的民族喜食辣味和抽煙。“辣椒骨”很多少數民族都喜愛的名菜。居住在海邊的京族人民喜食海味,肉食以魚蝦為主。有些少數民族保留 有血酒等各種特殊的飲食習俗。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習慣有:打油茶、做五色飯,瑤族鳥酢及毛南族的菜牛肉和特製的紅薯乾等。各地各民族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如壯、京等民族有嚼檳榔的傳統習俗,如今龍州等地的壯族婦女仍流行此俗。有些地方,檳榔仍是招待客人的必須品。侗、瑤等民族則有“雞頭敬客”的禮節。在瑤族地區,如果媒人問親時吃不到雞頭,就意味着親事可能告吹。部分瑤族忌食狗肉。回族則忌吃豬肉、豬油、已死的動物以及動物血,而且不準喝酒抽煙。部分壯族地區以及瑤、麼佬、毛 南、彝族等少數羣眾,還保留有血酒的習俗。

瑤族:鳥酢
  “鳥炸”是大瑤山部分瑤族羣眾所醃製的一種特具風味的着名食品。每年秋末春初時節,于山上裝設“鳥盆”,候鳥被引誘到盆中喝水,即被預先塗刷在盆邊的鳥膠粘住。將捉到的鳥殺後以米粉及食鹽等 拌和密封在壇罐中製成,作為上品待客。還有製成魚、肉炸,可以陳放數年甚至幾十年,留備重大節日及 款待貴客用。

苗族在飲食方面,以大米為主,雜以玉米、小米。一般都喜愛喝酒,嗜食辣椒和各類酸菜。有早午“ 打油茶”的習慣,與侗族基本相同。

打油茶
  打油茶是居住在山區有種油茶傳統的侗、苗、瑤等民族的一種特有的飲食習慣。打油茶是茶葉用小錘子達碎炒黃,用小鍋煮成濃湯,再加食鹽調味,然後用來沖泡炒米花、炒黃豆或炒花生、炸油果等物即成,香酥可口,別有風味。也可加入豬下水或湯圓、蒜葉等,或者做成甜味,視所備食料及個人所好而定。打油茶不僅是這些少數民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飲食,也是對親戚朋友、特別是遠方來客的一種最好的禮節性招待,一天之中,不分早午晚,隨時可製作。三江、龍勝等地的侗族,凡是請你吃打“油茶”,就是對你的最大尊重,如果你講客氣不喝,就是對主人的不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