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安順地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2.17W

地戲,又稱“跳神”,因為演出不用戲台跟廟台,所以稱作地戲。地戲並非大家所知封建,是人民一個信仰寄託,是人民祈盼一年豐收和村寨平安的一種演出活動。它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我國戲曲文化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簡介
  地戲,俗稱“跳神”,因演出不用戲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曠地進行,故名地戲,為儺戲的一種,形成於明代初葉,是貴州省安順市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漢族民間戲劇,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當草萊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演出單位,演員的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二、三十人,由“神頭”負責。演出時間為每年的新春佳節和農曆七月稻穀揚花時節。成年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為了祈盼一年的辛勞獲得豐收,為了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以大姓為主體的農民戲班在寨中空地圍場跳起了地戲。全村男女老少興高采烈圍場觀看。娛神與娛人相得益彰。安順地戲只演“正史”,不演龐雜劇目;只有武戲,沒有文戲。地戲的表演形式比較古樸。演員頭頂面具,面罩青紗,背插小旗,手持刀、槍等兵器,在鏗鏘的鑼鼓伴奏種相互唱、和、舞、打,場面熱烈

中國戲曲大全之安順地戲

特點
  安順地戲是古老的漢族戲劇,其顯着特點是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續修安順府志》)。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説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眾人伴和,有弋陽老腔餘韻;其舞,是表現爭戰格鬥的打殺。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是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內容單一,只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沒有才子佳人戲、清官公案戲、綠林反叛戲、怪誕神話劇,只有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戲[1]。反映的時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分佈
  安順地戲分佈於以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為中心及市屬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開發區,以及鄰近的清鎮、花溪、長順等地。在全部300堂地戲中,僅西秀區就有190多堂。

歷史
  安順地戲已有六百來年的歷史,其存在與明初開發黔中安順有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調集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一舉擊潰元朝盤踞雲南的殘餘勢力。戰事既平,朱元璋慮及雲南地處邊陲,貴州又是土司勢力長期佔據之地,若無重兵屯戍,“雖有云南,亦難守也。”故把戰略重點轉向貴州,命徵南大軍沿雲南到湖廣驛道就地屯守,在貴州設有24個衞、26個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順有3個衞(普定、安莊、平壩),2個守衙千户所(關嶺、柔遠)。於是,貴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稱謂的“屯堡人”,地戲也就隨之而來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