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撒拉族衣食住行

來源:人人運程網 9.48K

就如同人的性格養成一樣,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每個民族會漸漸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風俗,而這些民族風俗習慣會滲透在民族生活的點點滴滴裏面。在少數民族的服裝服飾上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少數民族特有的民族風格,一些少數民族的建築也是有着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撒拉族的衣食住行吧。

簡述撒拉族衣食住行


  撒拉族民族服飾:
  撒拉族服飾有兩方面的特點,即服飾的宗教色彩;與回、藏、漢等民族服飾相互影響和融和。不過,撒拉族的服飾大體與回族相同,區別在於上衣一般較為寬大,腰間繫布。

由於宗教文化的影響,撒拉族老年人做禮拜時,頭纏約數尺的白布,稱“達斯達爾”,身穿稱為“仲拜”的服裝。婦女普遍戴蓋頭,且要求遮蓋除面部外的頭部其它部位。嬰兒一降世,就給穿上無領無扣的白色衣,意味着清白純潔地來到人間。孩子會走路時,女孩穿花衣服、扎辮子,並在脖頸上掛一塊三角形白護符,面裝進避邪驅鬼的經文。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循化、化隆縣和甘肅積石山大河家一帶,聚居地比較集中,因而其服飾也相對統一。在色彩上男子以白、黑色為主,忌諱紅、黃色及花色繁縟的服飾;婦女除了參加宗教儀式的場合外,則衣褲鮮豔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更是嫵媚俊俏,頗具特色。撒拉族的服飾大體與回族相同,區別在於上衣一般較為寬大,腰間繫布。

撒拉族男子喜留鬍子,頭戴六角形的黑色或白色圓帽,青年身穿白色對襟上衣,外套黑坎肩,戴黑色帽,穿藍色長褲。婦女頭戴蓋頭,穿五顏六色的大襟衣服,套黑坎肩,喜佩耳環、手鐲、戒指等金銀首飾。姑娘婚後戴蓋頭。

過去,男子系繡花圍肚;女子穿右衽上衣,外套坎肩,下穿長褲,戴蓋頭,衣色鮮麗,有的用花綢等做面料,此外,婦女講究在額間或手背上刺藍色花紋。男女上衣均長於坎肩,穿時以露衣邊為美。另外在過去,撒拉人冬穿皮襖,夏穿“(衤冬)”(長衫),袖子長且寬,在袖筒裏討價比較方便。隨着經濟生活的發展,撒拉人的穿着逐漸改為制服或西服。即使有人穿傳統的皮襖,其袖子也不是太寬了。所以,今天不少撒拉人捏價改在羊皮襖下面。專事羊皮買賣的,將羊皮往手上一蓋,即進行交易。

撒拉族根據所處時代和環境的差異,不同的經濟生活方式乃至不同的氣候特點,創造出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飾。最早的衣着穿戴,具有中亞遊牧民族的風格,男子一般頭戴卷沿羔皮帽,腳蹬半腰皮靴,身着“袷木夾”(類似維吾爾族的“袷袢”),腰繫紅梭布。

婦女衣着同男子,只是頭戴赤青繰絲頭巾。爾後,男子一般穿寬大的短上衣或長衫、長褲,腰繫布帶,富有者則系綢帶,頭戴黑色或白色六牙帽等,腳穿平底布鞋。老年人多穿長衫,做禮拜時,頭纏“達斯達爾”(頭巾)。

青年男子愛穿白色的對襟汗褂,腰繫紅布帶或繡花腰帶,外套適體的黑色短坎肩,黑白對比鮮明,顯得清新、乾淨而又文雅。結婚時,腰束用紅、藍緞子縫製並繡有各種花卉圖案、綴有繡帶的“繡花圍肚”,腳穿繡花襪子和布便鞋。

中年婦女的衣服較長,褲腳一般觸地,腳穿繡花翹尖的“姑古鞋”。外套黑、綠色的對襟長或短坎肩,顯得苗條俊俏,喜歡佩戴金銀耳環、戒指和手鐲等裝飾品。

明末清初,婦女外出勞動時,用青布纏頭,喜慶節日身披寬敞的繡有花邊的披風。後來,改戴“蓋頭”,披在後面,有如風兜。“蓋頭”講究精美,顏色因年歲而有所不同,一般少女和新婚婦女為綠色,象徵朝氣蓬勃、欣欣向榮;中年或婚後生有小孩的戴黑色的,象徵成熟練達、沉穩持重;象徵白淨無瑕、自然樸素。

撒拉族特色服飾:
  六牙子帽:據傳,撒拉族男子在清代中後期,頭戴六牙子帽。所謂六牙子帽,乃是六角帽,上繡有各種花卉,與現代維吾爾族人戴的帽子,似有相同之處。

纏頭巾:阿拉伯語叫“答斯答爾”。為宗教禮拜時所戴,製作、戴法與回族相同。

包頭:撒拉族中老年婦女服飾習俗。將頭髮盤在腦後,用白紗布包頭將頭包起來,並繞腦後幾圈,將盤在腦後的頭髮固定。“包頭”一般都是比較長的紗布。撒拉族人認為,婦女的頭髮屬於羞體,不可外露,所以須用包頭包起來,不使其外露。

蓋頭:撒拉族婦女服飾習俗,與回族相同。

汗榻兒:撒拉族人過去多穿自己縫製的毛蘭布大襟汗榻兒,共5個鈕釦,肩上2個,腋下3個,鈕釦也是自制的。

坎肩兒:一般穿於春秋冬三季,“坎肩兒”無袖無領,用三角布頭綴成,婦女的“坎肩兒”五顏六色,各種顏色相配得當,頗具風韻。冬天都穿羊皮(或羔皮)裏坎肩。

咚:撒拉語音譯,意近於“長袍”。這是撒拉族特有的一種服飾,是大襟的單袍。與其相對的有羊皮(羔皮)裏的綿袍,撒拉語叫“厄西麥合”。

皮襖:撤拉語叫“拖爾騰”。羊皮或羔皮製成,富裕者在皮襖外加一層絨或黑布料,底邊與袖口處用紅、藍、黑的四角布條綴起來,窮人則僅是皮襖而己,無其它裝飾。它是中老年人冬日禦寒的最好服飾,穿着皮襖全身暖和,冷空氣無法侵入。過去在腰部用一條綢帶裹起來。

岡阿劉合:系初生嬰兒所穿的服裝,用0.5米左右白布做成,無袖無領,也不縫邊,據説縫邊即會“縫”住小孩的長勢,此服只在腰間繫一腰帶。

古古爾鞋:撒拉族婦女所穿之繡花鞋,盛行於清末民初,一般鞋幫、鞋面皆繡以梅花、葡萄等花卉及圖案,鞋尖上翹,略似鈎狀,並在鞋尖綴有絲穗,用麻線密密縫製的鞋底有厚有薄,厚者3.3釐米許,薄者1.75釐米左右,式樣美觀,穿着舒適,深受撒拉族婦女青睞。

夏恩尕熱舍:一種長期在潮濕地或水中勞作時穿的高靿皮靴,它是從牛的大腿彎處剝下來的皮做成的,腳後跟正好可放在牛腿骨節處,並按腳的長度、寬度及厚度加以縫綴。晚上要放在陰涼潮濕處,乾燥後不能使用。這可能是撒拉族先民遊牧時代的產物。

繡花襪子:撒拉語叫“吉傑合寮恩”。用黑藍布料密密縫成襪底後,用各色絲線在襪底繡上梅花、牡丹、葡萄等花果圖案,黑底紅花,色彩鮮豔,針腳細密,頗具匠心。此外還在襪底制一塊“凸”形的繡花襪跟。此種襪子尤其在婚禮的“擺針線”時,女方一定要向男方家人贈送。

腳碼子:係一種防滑鞋。為撒拉人過去在冬季野外勞動時所穿。此鞋用牛皮做成,鞋底橫插兩根鐵條,連在腳面,橫鐵周圍釘幾個鐵釘,形似當今的運動跑鞋。這種鞋一般在過去出外搞副業拉木時常穿,以免在冰封大地季節勞作時滑倒。

掛耳墜:撤拉語叫“絲爾格答合”撒拉族女孩子在兒童時期,其母用軟鐵絲卡住耳垂,使其逐漸自行戳通,爾後戴上耳環,過去因為戴不起金耳墜,因此較講究銀耳墜。正式戴耳墜,要戴男家送定茶時一起送來的耳墜,表示女兒已經許人了。

戴手鐲:撒拉語叫“盤吉日答痕”。撒拉族婦女常以戴一副銀手錦而自豪。手鐲或是送定茶時送的,或丈夫後來送的,以比作為夫妻的信物。戴手鐲的婦女在洗衣、洗碗或篩谷時,手鐲發出的有節奏的碰撞聲,為家庭增添一分歡樂。

戴戒指:又叫蓋吉日答痕,漢語音轉及撒拉語合成詞。過去,一般有條件的婦女都戴戒指。撤拉族男子忌戴戒指,據説穆罕默德很反對奢侈腐化。本來他自己戴着一枚銀戒指,後來眾人仿效,他就脱掉了,從此,男人戴戒指成為禁忌。

服飾色彩禁忌:撒拉族服飾在色彩上男子以白、黑色為主,忌諱紅、黃色及花色繁縟的服飾;婦女除了參加宗教儀式的場合外,則衣褲鮮豔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更是嫵媚俊俏,頗具特色。

食俗: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區。撒拉人自稱“撒拉兒”,其他民族稱之為“撒拉”。

撒拉族男人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產,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

撒拉族習慣於日食三餐(農忙時根據情況適當加餐),主食以麪粉為主。家常品種有花捲、饃饃、饅頭、烙餅、面片、拉麪、擀麪、散飯、攪團等。在一年一度的齋月裏,一般都只食早、晚兩餐,飯菜比平時豐盛一些。

牛羊頭蹄是撒拉族人普遍愛的一種肉食。宰罷牛羊後,砍去犄角,用燒紅的鐵鏟把牛羊頭上各部位的毛燎盡,再用鹼面水洗淨。用刀從牛羊頭的嘴角處沿牙骨割到耳後根,劈成兩半,放時鍋裏,燒開後加放小麥同煮。調料只用當地產的花椒和青鹽。當煮到肉皮脱落時即可食用。早餐時,主婦把肉撈到案上,一塊一塊地取下,將每個部位分放到各人的碗裏。牛羊蹄肉須每人一份,眼睛通常由老人吃,據説老人眼花,可以值到“吃啥補啥”的效果。吃完肉,每人還要喝一碗帶湯的麥仁。

另外,宰牛羊的當天,撒拉人還將牛羊腸、肚等用鹼水洗淨,再將牛羊心肝等剁成肉末或肉泥,拌以麪粉、葱花等,細心地塞進牛羊大腸裏,用細線封口。另外,將豆麪和白麪拌勻調成麪糊,由兩人合作,灌入小腸內,封口,和大腸一起放進鍋裏,同時再放進幾塊胸叉肉一塊兒煮。約10幾分鐘,大小腸即熟。為防止腸皮煮爛,火候要適中。煮熟後,即請來親友,由主婦撈出放到盤子裏,端到客房的炕桌上,每人準備一把刀,客人自己一節一節地割下吃,各人的小碗裏盛有用蒜泥、辣醬和醋調成的佐料汁。

無論是牛鮮美的羊頭肉,還是香甜的牛羊腸肚,熱情的主人都要分送給左鄰右舍幾碗品嚐。

麥仁飯是在喪葬禮儀中全村人集中食用的一種食物。安葬亡人後的第三天,在喪屬家裏支起專用大鍋,左鄰右舍的婦女們抬來泉水,裝滿大鍋,本“孔木散”(宗族或家族)的小夥子們則上山打柴,準備燒火用。三、五個婦女們則將小麥洗淨,一點一點地放進村裏的大石臼裏搗爛,並吹去麥皮,倒進大鍋,放少量蠶豆或豌豆,開始燒火,經過十幾個小時,才能煮爛;爾後將肉丁、葱花等炒出來的“喬花得”倒進大鍋,攪勻即成。

喪主還要宰一隻羊,將羊肉煮熟後,切成約三個手指頭大小的肉份子。一切準備好之後,下午三點左右,派十幾個孩子到村裏較高的地方向全村人呼叫來吃麥仁飯。村裏人聽到呼叫聲,便自帶碗筷去吃麥仁飯,吃畢,每人分得一塊肉份子,帶上一碗麥仁飯回家。男人及孩子們吃完後,才由婦女們吃。此後,喪屬每週煮一次,家庭條件好的要煮5-7次,一般的也要煮2-3次。煮麥仁飯有原料(小麥、羊等)一般由喪主的親屬提供。

按照宗教義,撒拉族嚴禁飲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備酒。平時更無飲酒的習慣。

日常飲料除清茶、奶茶和蓋碗茶以外,還常飲麥茶和果葉茶。製作麥茶時,將麥粒炒焙半焦搗碎後,加鹽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葉茶是用曬乾後炒成半焦的果樹葉子製成,飲用別具風味。

民居: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孟達村籬笆木樓,位於循化縣孟達鄉大莊村犛牛巷中,距離縣城25公里,清大(清水——大河家)旅遊二級公路直達景點,距西寧178公里。屬古民族建築類景點。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建於明末,總建築面積達2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中國古代三合庭院式建築,整體佈局坐北朝南,南面正中建平頂大門。孟達籬笆樓歷經明、清、民國約四百年的滄桑歲月,風貌依然如故。籬笆樓分上下二層,上層設卧室、貯藏室、沐浴室等,樓底房間內闊廊窄,設作牲畜圈,具有羌族的特點。樓體框架用山中木質良好的松木構成,牆體用山中雜木枝條編織,兩面抹以黑土草泥,其上再塗以白土泥,牆體中間為空,這種方法即節省建築材料,又減輕了樓體的重量,中空的牆體冬暖夏涼,透氣性較強,在建築過程中撒拉先民充分考慮了當地實際情況,即在孟達地區,坡陡平地少,林木多,建籬笆樓取材方便,又不佔土地,整個建築佈局美觀大方,合理科學,充分體現了撒拉族農民的勤勞智慧,這座古老的撒拉族民居,是撒拉族地區唯獨遺存的明清民居建築。近幾年,日本、美國、香港為國內眾多遊客慕名前來觀賞、拍照。清時代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東遷歷史古老的撒拉族民居對研究撒拉族明、,開發撒拉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是瞭解、認識、研究撒拉族歷史的寶貴實物材料,循化縣每年9月舉辦旅遊節,10月舉行攝影節。

青海孟達地區古稱河關地,自古以來,是甘青交通要衝,從元代開始,生活在孟達地區的撒拉人,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和智慧,開發林地,利用當地自然林木土石資源,同時,與周邊藏、漢、回、土、保安等民族交往,集結豐厚的多民族文化,修建創造了籬笆樓建築。因此,籬笆樓不僅記載着不同時代的建築特徵,也是撒拉族建築風格的歷史記憶,同時積澱着多民族的文化現象,是高原上難得一見的、具有一方民族區域特色的古建築。

籬笆木樓通常分上、下兩層,上層設卧室、客房等,樓底房間為倉庫、畜圈等。籬笆木樓的樓體框架均由木質良好的松木構成,牆體用雜木枝條編織,兩面抹以草泥,牆體中間為空。房子的門窗和柱子大多雕飾有各種精美的圖案。

使用這種方法建造的樓房,既節省建築材料,又可以減輕樓體重量,同時,中空的牆體冬暖夏涼、透氣性強。

撒拉族的籬笆樓設計,以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最具特色。這一時期,撒拉族的社會經濟生活得到了發展,人口不斷增加。當時,建房講究牢固、美觀、經濟、變通,突出防風、防震、適用、安全的作用,因而通常選用精良的松類木材。

這一時期,孟達有不少人家,以“當家子”(兄弟組織)“孔木散”(家族組織)為社會基層組織,相繼修建籬笆樓建築羣,全村形成了台子巷、上莊巷、衙門巷、犛牛巷等8大巷區,道巷兩側樓樓相對,高低不平,千姿百態,十分壯觀。

撒拉族的古民居籬笆樓,明清以來分佈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孟達、大莊、旱平、塔撒坡、木廠等村落,以及甘肅省積石山縣的大河家關門村一帶。

撒拉族人修建的籬笆樓,吸收了漢、藏以及伊斯蘭文化,可以説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研究撒拉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的實物資料。同時,這種獨具特色的籬笆樓建築豐富了我國民居建築文化,具有重要的建築藝術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