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法有哪些,中醫養生法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1.47W

為人在世,生老病死是難免的,也正是有人説做人是痛苦的。生病是最常見的情況,去診所的時候總有那麼一大羣病人,到處都瀰漫着細菌。現在發病的情況相比八十年代,少了很多,是醫療技術的發達,更是因為養生的觀念。下面看看中華養生文化中養生法有哪些。

中醫養生法有哪些,中醫養生法介紹

1、動形養生:中醫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醫療及生活實踐中摸索形成了諸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當然,人若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2、飲食養生: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3、修身養生: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如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説好話、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從而維持身心健康。

4、靜神養生: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5、調氣養生: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温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總結:有關注養生的朋友,應該聽過這麼一句話,叫“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鍊”,也的確是這樣,鍛鍊能讓自己由內而外的健康,自己對細菌也有很強的抵抗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