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字真言圖文介紹,九字真言簡介

來源:人人運程網 1.88W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隨便一説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個大家應該也比較熟悉吧。上下五千年是文明史的發展,在這悠久的歲月裏,中國的文化底藴不僅深厚,也是多彩多樣的,道教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看看道家中的九字真言圖文介紹。

九字真言圖文介紹,九字真言簡介

九字真言
  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祕祝,典出《抱朴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祕祝。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為《抱朴密言》之一。但是並無手勢。佛教(密教)稱為奧義九字,傳入日本後,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並被誤抄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而成為日本修驗道之山伏所重視的咒法。

九字真言圖文介紹,九字真言簡介 第2張

《正統道藏》:
  中國道教史上重要道藏之一,明代編纂。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重編《道藏》,永樂八年(1410),張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繼續主持編藏。到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備,於正統十年(1445)校定付印,名《正統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採用《千字文》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為若干卷,頒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觀。到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命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續補《道藏》,仍以《千字文》為函次,自「杜」字號至「纓」字號,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萬曆續道藏》。與《正統道藏》合計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即現存明版《正統道藏》,這是我國現存的唯一官修道藏。1923─192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借用北京白雲觀所藏明刊《正統道藏》,以涵芬樓名義影印,縮改為六開小本,凡一千四百七十六種,一千一百二十冊。今有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道藏》影印本,另有台灣藝文印書館、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本等通行於世。

《抱朴子內篇校釋》:
  抱朴子內篇原來單獨成書,不與外篇相併。葛洪抱朴子內篇序雲:“餘所着子書之數,而別為此一部,名曰內篇,凡二十卷,與外篇各起次第也”。葛洪先撰外篇,後着內篇(見黃白)。抱朴子外篇自敍稱:“凡着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則內篇為二十卷,應無可疑。唯隋書經籍志道家着錄內篇二十一卷、新唐書藝文志着錄內篇十卷為異。現在流傳的抱朴子內篇二十卷,卷各一篇;則新唐志十卷本,可能是合兩篇為一卷。我相信抱朴子內篇原來就是二十卷,可是卷各一篇,就不一定是原來的樣子。因為晉書葛洪傳説內篇和外篇凡一百一十六篇。現行本內篇二十篇,外篇五十二篇,內外篇合計僅有七十二篇,距一百一十六篇尚差四十四篇之譜。這四十四篇顯然亡佚了。所以嚴可均鐵橋漫稿六代繼蓮龕為抱朴子敍雲:“今本僅內篇之十五六,外篇之十三四耳”。

如今我們看到的抱朴子版本都是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這本《抱朴子內篇校釋》底本是清朝校本,而清本和宋本是一個系統下來的。之前説過歷朝歷代都會編撰道藏,我們當代的道藏叫做《中華道藏》。《中華道藏》把王明的《抱朴子內篇校釋》收錄了,這個版本是道教官方推行的版本。

九字真言圖文介紹,九字真言簡介 第3張

原作散失嚴重
  宋本卷末有刻書牌記五行:“舊日東京大相國寺東榮六郎家,見寄居臨安府中瓦南街東,開印輸經史書籍鋪。今將京師舊本抱朴子內篇校正刊行,的無一字差訛。請四方收書好事君子幸賜藻鑑。紹興壬申歲六月旦日。”

抱朴子是東晉的着作,但是之前散失嚴重。現存的抱朴子大概只有原作的十之四五。而明代的《正統道藏》是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龍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重編《道藏》,永樂八年(1410),張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繼續主持編藏。

總結:看完小編整理的文章,大家對九子真言有了解了吧。對於道教,現在的趨勢是佛道一家,最早在吳承恩《西遊記》就體現出來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