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飲食文化,黎族的飲食民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2.72W

自古以來,都有着“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見“吃”對我們的重要了。一個民族的發展與延續都與他們的飲食習慣和文化息息相關,只要瞭解了一個民族的飲食結構特點,那麼便了解到了這個民族的文化發展脈絡。那麼大家對黎族的飲食文化有興趣了吧,快隨小編一起進入黎族的飲食習俗與文化吧。

黎族的飲食文化,黎族的飲食民俗

黎族——飲食習俗

黎族主要聚居在中國南部海南省五指山區,地處亞熱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

“雷公根”是一種黎族同胞經常食用的野菜,與河裏的小魚蝦或肉骨同煮,是極為可口的佳餚;“雷公根”也可藥用,能消炎解毒。“南殺”是黎族同胞過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殺”製作的衞生條件不易掌握,現已很少製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風味佳餚,只有在節慶或貴客登門時才能吃到,有“魚茶”和“肉茶”兩種。

黎家人喜愛吃鼠肉,無論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家家都有竹製捕鼠器,一次安裝幾十付,第二天便可捕到幾十只鼠。黎族人習慣將捕來的鼠燒去毛,除去內臟洗淨,內放些鹽、生薑等佐料,在火上烤熟或煮熟吃。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飲之酒大多是家釀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蘭米釀造的酒是遠近聞名的佳釀,常作為貴重的禮品。黎家人常用這種酒款待貴賓。有的地方習慣以小竹管吸酒敬客。

黎族同胞平時都喜歡嚼檳榔,吃法是將檳榔削成瓣,用栳葉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煙絲,放入口中細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發紅,精神煥發。常吃檳榔還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視檳榔為健體長壽食品。

在熱帶地理環境的條件下,黎族飲食方式,具有獨特的風格。飲食是人人每天關注的中心,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飲食也不斷得到改善。黎族傳統飲食習俗,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豐富,並形成特有的飲食文化。

黎族——飲食文化

黎族人民習慣進食一日三餐。主食主要是大米,其次是玉米、番薯和木薯等雜糧。解放前除地主、富農外,一般很少肉食。合畝制地區的黎族每天舂米一次,只夠當天吃用,每天天一亮,就煮好一天三餐的飯,飯煮熟後用冷水泡吃。而在外圍地區的黎族,多數則是早、中、晚餐的飯分別煮,也有些地區一次煮完早、中飯,到下午再煮晚餐。

竹筒香飯,是黎族一種頗具特色的野炊。竹筒香飯是用粉竹或山竹的一節,裝進適量的米和水(大約一份米二份水),放在火堆裏燒熟,用餐時破開竹筒取出乾飯,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飯。如果把獵物和以香糯米及少量的鹽巴放進竹筒內烤熟,則味道特別鮮美,是招待客人的珍美食品。上山狩獵和“砍山欄”等,都可以烤“竹筒香飯”來吃。

黎族人民喜歡吃糯米飯,特別是喜愛吃“山欄香糯”。吃法,有的是用鍋煮熟,有的是用陶甑煮熟,還有包粽子吃的。粽子種類很多,有長、圓、三角形等,主要用豬肉和糯米包成,還有用蛋類加糯米包的。過“三月三”是包粽子的最好時節

黎族的肉食主要有豬、牛、羊、狗、雞、鴨,鵝等肉類。肉類喜歡用火烤熟吃。也習慣醃生肉來吃。黎語叫做“喃殺”,味道很香,一家煮“喃殺”,全峒都知味,這是黎族人民食品中的獨特風味。吃“喃殺”是因為天氣炎熱出汗多,又很累,吃了“喃殺”加上釀飯就會很快恢復體力。

魚、蝦、螃蟹、青蛙、蛇類等也都是黎族人民常吃的美味佳餚。吃螃蟹的方法很特別,把螃蟹放到木舂裏舂成爛漿,然後加入葱、酸梅漿、生薑汁等調料,味道香甜鮮美,很好下飯。另外,黎族人民一般還愛吃竹筍和蘑菇以及營養豐富的蜂仔、蜜汁、木蛆、紅螞蟻卵等。

男子吸煙者多,吸煙時都用竹筒製成的水煙筒。黎族人民喜愛喝山欄糯米酒,常以通孔的小竹管插進酒缸裏吸飲,人多時便圍坐在一起輪流吸飲,也有把酒倒在碗中來喝的。沿海地區的黎族,平時喝的酒都是自己制的米酒和番薯酒;東方縣的黎族自釀的番薯酒味道醇香,被譽為“東方茅台”。

黎族人家家户户都用三塊石頭擺成“品”字形的爐灶,煮飯燒菜用陶鍋或鐵鍋,蒸酒用陶甑,切菜用菜刀,挑水用竹筒或陶罐,盛水用陶缸或竹筒,舀水用葫蘆瓜殼或椰子殼製成的瓢,主要使用陶碗吃飯,有的用椰子殼做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