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唐山皮影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W

唐山皮影戲又叫“樂亭影”、“灤州影”是漢族一門非常古老的藝術,流行於河北的唐山,在中國戲曲文化中影響力重大。大家可能不知道,在這個古老的漢族戲曲劇中的背後,又有着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中國戲曲大全之唐山皮影戲

唐山皮影是漢族地方戲曲藝術之一,又稱灤州影、樂亭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因其影人、道具是用牛、驢皮製成,故又通稱驢皮影。通常認為灤州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行於清末民國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從一種純説唱形式的“大福影”演變而來的,它是唐山皮影一種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種腔調(如平調、花凋,陽韻平調、河東調.灤河調,吟腔),多種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緊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體。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由於前輩藝人的發展創造,長期以來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樂器以前是一把小三絃,後來逐漸被四胡所代替。

唐山皮影戲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説、寓言故事為主,題材大多來源於歷史名着,主題積極向上,有的表現保家衞國的英雄,有的表現懲惡揚善的俠士,有的表現反抗壓迫的勇者,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唐山皮影其唱腔為板腔體,唱詞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緊板、快板等,伴奏音樂主要是四弦、二胡、揚琴、大阮、嗩吶等,表現舞台及各種戲劇人物的不同情緒。

皮影傳説
  相傳漢武帝時,一方士為解皇帝思念愛妃李夫人亡故之秋,取海底神石,刻成李夫人模樣,置於輕紗縵中,燈光下宛如李夫重現。皮影由此而源,至宋、金、元時期呈現出極其繁盛的趨勢,並由南至北,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地方藝術風格。飽汲灤河水滋養的唐山皮影是其中一朵獨具魅力的奇葩。

社會影響?
  唐山皮影的劇目內容是深層剖析當地社會民俗民風、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歷代唐山皮影藝人對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藝的改良與創新從未間斷過,這些經驗是今人和後人的寶貴財富。唐山皮影的傳承延續着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鑑價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樂、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風格,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讚譽,具有很高的欣賞與研究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