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彝族撮泰吉

來源:人人運程網 7.21K

彝族撮泰吉是貴州省第一批國家級傳統戲劇非物質文化遺傳名單,他是僅存在於貴州彝族的一種古拉的戲劇形態,撮泰吉彝族翻譯為:人變化的戲。彝族撮泰吉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活化石,至於起源已經無從考證,要彝族書籍中亦無記載。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彝族撮泰吉:貴州省第一批國家級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戲曲大全之彝族撮泰吉

撮泰吉是僅存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裸嘎寨的一種古老的戲劇形態。撮泰吉為彝文譯音,“撮”字意為鬼,“泰”字意為變化,“吉”字意為遊戲,通譯為“變人戲”或“人類剛剛變成的時候”、“人類變化的戲”。其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彝文典籍中亦無記載。

撮泰吉一般於農歷正月九年級到十五演出,旨在驅邪祟、迎吉祥、祈豐收。其演出多在夜晚進行,表演形式十分獨特,表演者用白色頭帕將頭纏成尖錐形,身體及四肢用布緊纏,象徵裸體。部分人頭戴面具,所戴面具主要有五面,分別是彝族老人(1700歲)、老婦人(1500歲)、苗族老人(1200歲)、漢族老人(1000歲)及小孩。面具長約一尺,前額突出、鼻子直長、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鍋煙塗為黑色,再以石灰及粉筆在額頭和臉部勾出各種線條,黑白相間,極顯粗獷、神祕、古樸和森嚴。不戴面具者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歲),是自然與智慧的化身。

溯源
  關於"撮泰吉"產生的年代,因史料缺乏,現已難以稽考。從戲的內容分析,可能孕育於漢時期,以後經過不斷修改、補充,到清代中葉才基本定型。

"撮泰吉"如今只流傳在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裸戛村。該村地處海拔2800多米的蘆虹山區,這裏山高箐密,氣候寒冷,霜凍期長,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洋芋、蕎麥等,單產很低,當地人民生活十分清苦。全村61户,住的都是低矮的草房,沒有一間瓦房。由於醫藥衞生和科學文化落後,加之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當地村民遇上天災人禍時習慣用祭山神、打粉火、滾雞蛋、念鬼等手段驅災除疫,祈求平安。裸戛村彝、苗、漢雜居,13個姓氏61户人家中,文、週二姓為大姓,各有12户。"撮泰吉"的戲主為文道華,彝族,從父親上溯五代都是畢摩,都主持並參加"撮泰吉"的演出。

千百年來,"撮泰吉"默默無聞地在貴州西部的深山野林中自生自長,它很少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而保留了濃厚的原始藝術的本色。如此古老的戲劇在我國已經極其罕見,因此一經發掘出來,其巨大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每年都有大批國內外學者前往考察和研究。

藝術特色
  "撮泰吉"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九年級到十五演出,旨在驅邪崇、迎吉祥、祈豐收。演出多在夜晚進行,地點選擇在村旁山間的一塊平地上。若遇天災人禍,年成不好,則隔幾年才舉行一次。

"撮泰吉"面具用杜鵑、漆樹等高山硬雜木製作,工藝非常簡單,先用斧頭將一尺左右長的圓木砍成毛胚,然後粗略地刻出五官即成。面相不分男、女、老、少,惟以有須無須來區別性別和年齡。色彩單一,不用油彩精心描繪,只用墨汁或鍋煙隨便塗鹹黑色,演出前用石灰或粉筆在臉上、額上畫出道道白線。其造型的主要特點是,腦門格外隆凸、鼻子粗直修長,高鼻樑;眼睛外角上揚,呈逆八字型,無脣齒、無耳朵,給人一種雅樸、原始、怪誕、無鬼氣、無邪氣,無秀氣,無脂粉氣,野氣濃重、雄渾大氣的感覺。演員戴圓錐狀、高尺餘的頭飾。其總體風格可用八個字來概括:懣憨、稚拙、怪誕、誇張。

傳承價值
  "撮泰吉"是彝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藝術創作的結晶。在交通文化都不發達的年代,他們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達出來,又能傳承下去,最佳的辦法是用歌、舞、戲的形式,即可以口傳心記,亦可以寓教於樂。"撮泰吉"正是這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彝族古戲,不論從它反映的內涵,還是其表演的形式,都是彝族的獨創作品,沒有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響。因此,"撮泰吉"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彝族戲劇的活化石"。無論在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還是在戲劇、舞蹈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