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代表菜:串串香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9W

人多熱鬧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串串香。串串香不僅僅快捷,而且還好吃,所有很適合人多熱鬧的地方。串串香是川菜文化中四川地區漢族傳統小吃,當地人又稱之為小火鍋,串串香的名字由來便是因為竹籤上串着各種菜。下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川菜代表菜:串串香


  簡介
  串串香,是四川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又往往稱其為小火鍋,“串串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是一種以竹籤串上各種菜,將其放進滾燙的火鍋中涮着吃的小吃。串串香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鮮明的特色遍佈於全國眾多城市,“麻辣燙”亦是其變體,可以説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串串香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串串香已成為四川味道的代表之一。

菜品與起源
  串串香又名“麻辣燙”,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往往又稱它為“小火鍋”,“串串香”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的四川。最初的串串香,鍋底和菜都很簡單,發展到現在幾乎是無所不涮。不同的人制作的串串香都有所不同,因此,四川串串香種類繁多,風味各異。

歷史起源
  成都的“川菜映像串串香”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那時重慶火鍋剛進入成都餐飲市場不久,一些城鎮待業人員為了生計,就在一些熱鬧的場所如商場、影劇院、錄像廳等附近擺攤經營“串串香”。以竹籤串豆乾、兔腰,在滷鍋中燙熟,蘸上麻辣調料,“好吃嘴”們邊走邊吃,逍遙自在。風味濃郁、菜品豐富、服務優質,價廉消費而深受大眾青睞,食客絡繹不絕。

傳統菜品
  對菜品的創新與開發行動一直比較緩慢,並未認真研究市場需求與客人的口味需求,對菜品只注重其外表,如品種多樣、時鮮程度、擺放造型等等,沒有深挖其內在的口味、色澤、營養的健康搭配,更不注重品牌的培養。而今的消費者,對吃串串香已經有了更新的認識和要求。從80年代的“口食”,90年代的“目食”發展到今天“心食”的境界,從色、香、味、型、器的基礎上,上升到聲(聽聲音)、法(做法)、量(份量)、質(質量)、數(點菜量)的層面,而且更注重營養的搭配與吸收及原料的鮮活程度。

創新菜品
  為了迎合並滿足市場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一些有遠見的串串香餐飲品牌開始在發展新品上講究兼容幷蓄,進行菜系的融合、口味的匯串,傳承傳統制作精髓並與之相結合,創新推出新派串串香,一種能喝湯的串串香!

眾所周知,串串香好不好吃,底湯當然是最重要。新派串串香以紅湯(麻辣)、白湯(骨湯)、清湯(鮮香)、海鮮湯4種底湯為特色。底湯以雞骨、豬骨吊鮮,同時加入草果、丁香、砂仁、桂皮等20餘種中草藥。並配以採用現代食品生物技術,以雞骨、豬骨以及蘑菇、乾貝等為原料,經低温粉碎後提取有效成分,製作而成的高純度、高品質調味底料,充分保留原料特有的高蛋白質、鈣、肽等的營養元素。不僅涮燙出來的菜品口感好,而且底湯鮮美,且中解辣解燥,不用擔心上火,還可以起到補充鈣質、保養滋補,開胃順氣的功效。

選料豐富,營養全面,新鮮肉類、禽類、水產品、時令蔬菜、乾鮮菌果等均可入鍋,一夾一涮,便可食用,食品營養成分不流失。既能吃上鮮嫩可口的食品,又能喝上營養豐富的底湯,真正是更美味、更營養、更健康、更時尚。

串串香的種類很多,從海里的海鮮,魚,蝦,蟹,貝類,到家禽,豬肉,牛肉,羊肉,鴨肉,鵝肉等,還有健康的蔬菜等很多種,常見的菜品就有牛肉、雞肉、黃臘丁、鯽魚、魷魚、鵪鶉蛋、毛肚、黃喉、肉丸、火腿腸、肫肝、鴨腸、雞心、蟹柳、豆腐乾、豆腐皮、豆筋、土豆、芋兒、青筍尖、大白菜、藕片、木耳、香菇、豌豆尖等等,而所有的東西仍然是用竹籤穿成串。巴蜀人喜歡吃辣椒,而串串香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還要辣的香,所以鍋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鍋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醬,葱薑蒜,八角,香葉,黨蔘,白芷等,有些還是中藥的鍋底,吃了後可以滋補的。

吃法特點
  串串香的吃法不同於中餐菜,不是將已烹調好的菜餚端到桌子上就可以吃;而是把一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親手操作(烹飪),自燙自食;菜品的燙(煮)食火候,就掌握在食客的手中。
  涮
  即將用料夾好,在鍋中燙熟,其要決是:首先要區別各種用料,不是各種用料都是能燙食的。一般來説,質地嫩脆,頃刻即熟的用料適用於燙(涮)食,如鴨腸、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金針菇等;而質地稍密一些,頃刻不易熟的,要多燙一會兒,如毛肚、菌肝、牛肉片等;其次要觀察湯滷變化,當湯滷滾沸、不斷翻滾、並且湯滷上油脂充足時,燙食味美又可保温;再次,要控制火候,火候過頭,食物則變老,火候不到,則是生的;第四,燙時必須夾穩食物,否則掉入鍋中,則易煮老、煮化。


  即把用料投入湯中煮熟。其要決是:首先要選擇可煮的用料,如帶魚、肉丸、香菇等這些質地較緊密的,必須經過長時間加熱才能食用的原料;其次,要掌握火候,有的煮久了要煮散、煮化。

吃法
  吃麻辣燙的經驗應是先葷後素,燙食時湯汁一定要滾開,要全部浸入湯汁中燙食;其次是調節麻辣味,方法是:喜麻辣者,可從火鍋邊上油處燙食;反之則從中間沸騰處燙食;再次就是吃麻辣燙時,必須配一杯茶,以開胃消食,解油去膩,換換口味,減輕麻辣之感。

幹碟
  主要是幹辣椒麪、花椒麪、熟芝麻、碎花生米、鹽、味精等佐料拌勻即可。幹碟適合重口味的,喜辣的人。

油碟
  油碟主要是香油、大蒜泥、香菜、葱花、、鹽、味精。油碟適合不怎麼能吃辣椒的人使用。

做法
  做法一
  食材準備
  四川麻辣火鍋底料25克,老湯500克,米酒20克,白糖25克,味精5克,生抽100克,花椒25克,幹辣椒50克,麻油少許。陳皮、八角、桂皮、草果、丁香等各少許,姜5片,蒜6瓣,牛油250克。

製作步驟
  1、將牛油放入鑊中燒熱,投入花椒15克、幹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後放入四川麻辣火鍋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
  2、將其餘材料同老湯放入鑊中煲滾,再煮上自己喜歡的食物用火鍋味碟佐食。

做法二
  食材準備
  郫縣豆瓣300克(這是最主要的原料),牛油200克,菜籽油100克、乾紅辣椒150克(剪成約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白糖3大勺;乾薑(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葱(兩寸半長的節)250克;香料一袋(茴香、八角、山奈等)150克;鹽適量(視你購買的豆瓣鹹度定,因有些廠家生產的豆瓣過鹹);雞精一大勺。

製作步驟
  1、熱鍋下菜油,待菜油燒熟後再下牛油,牛油融化後(關火)將幹辣椒和花椒略過油撈起,待用;
  2、油鍋內下白糖開小火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注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葱、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縣豆瓣腩出香味;
  3、開大火,將骨頭湯倒入,加鹽(以湯料的鹹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後投入過油的幹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鐘後,便可按自己的喜好燙食菜品了。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時,往湯內加料即可(喜麻辣者還可在燙料中直接投入些未過油的幹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注意事項
  1、炒糖時,只能用小火,糖須炒至融化,並向油麪上泛泡才行(泡為金黃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樣湯料是苦的),這樣的湯色才會紅亮而湯內並無甜味;
  2、豆瓣最好用《鵑城牌》郫縣豆瓣才是正宗的,別的有很多產品不合格或味道不正;
  3、最好使用菜籽油(即非精煉油如色拉油),做出來的底料色香味均比精煉油效果好。

做法三
  1、熬湯:豬子骨兩斤,洗淨砸碎;老鴨一隻,洗淨,去內臟。放入鍋內,冷水加至淹沒(一切加足冷水,切忌中途添加冷水)。
  2、備菜:菜洗淨,去根、皮;肉類宜切大片、薄片;午餐肉、火腿腸等切厚片;土豆等切厚片,分別裝盤。
  3、備味碟:一般準備香油、蒜泥、川崎、醬油、醋等視各自味調用。

注意事項
  1、冷鍋串串由火鍋演變而來,但吃法卻有着很大區別。火鍋必須自己操作,自涮自燙,而冷鍋串串則有專業的師傅燙制好後裝在碗中供顧客使用,這使得冷鍋串串的口味和品質上都有比較好的保證。
  2、吃冷鍋串串必須配茶一杯,以開胃消食,解油去膩,換換口味,減輕麻辣之感,茶葉以綠茶為上。

做法四
  食材準備
  牛油20斤;油5斤;郫縣醬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兩;姜1斤;葱0.5斤;八角0.1斤;甘草0.5兩;山奈0.5兩;桂皮1兩;香葉1兩;蓽菝20克;白扣0.8兩;香果0.5兩;沙姜0.5兩;紫草0.7兩;丁香0.3兩;梔子0.5兩;草果0.6兩;謬糟2瓶;豆豉1袋100克;胡椒0.5兩。

製作步驟
  1、將郫縣醬垛細,幹辣椒去蒂切成節用清水洗乾淨並且用清水泡透,將姜去外皮拍鬆和幹辣椒一起泡,然後用絞肉機絞成茸,鉸時將姜加入絞成茸,冰糖拍碎備用。葱姜切塊備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塊備用;各種香料均清水泡透備用;兩種油混合均勻燒至八成熱時端離火口降至四成熱時備用;豆豉剁成茸,將豆瓣醬,辣椒茸,豆豉茸調勻既成香辣醬備用。
  2、淨鍋加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時撈出不用,加入葱姜塊炸香並且發乾時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醬用小火加熱1.5~2小時左右,加香料繼續加熱0.5小時,加入花椒粉末加熱15分鐘,等麻辣味出來加謬糟推勻,水分將盡時端離火口,降至常温時既得底料。
  ⑴原料:以穿上竹籤的原料標準,也有不能穿上竹籤的,如:粉絲,粉條,寬粉,海帶絲等。
  ⑵製法:採用兑鍋形式:麻辣湯汁=白鮮湯+底料+紅油+花椒油+調料=3:2:2:2:1
  ⑶白鮮湯一般採用骨頭少而糯米和淮山藥較多的方法燉的色澤發白鮮味較足的鮮湯,在製作時鮮湯一般不加香料;底料:主要突出麻辣味而鮮香味較輕。
  ⑷調料:常用的鹽,味精,雞精,葱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蝦皮/海米;根據口味不同可以適當調節麻辣口味,若只加底料口味達不到可再加部分辣椒油和花椒油。

注意事項
  因吃麻辣燙的口味有的較輕,吃不了辣和麻口味的湯汁,故經營者又添加了鹹鮮口味的白湯。既白湯=鮮湯+調料。鮮湯同麻辣口味的湯汁一樣。調料:鹽,味精,雞精,葱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西紅柿,香菜段,少許芝麻,雞油,蝦皮/海米。(成碗裝的麻辣燙);麻辣湯汁:就是將骨頭制淨放於湯筒中加熱,並且加入江米和淮山藥粉末製成的藥包,燉至湯汁發白時加入香料包燉至粘稠時調入鹽,料酒,雞粉,特製底料(可以將底料中的熟料加入湯汁中燉,在燉底料時只加豆瓣醬等原料製成紅油,辣椒油;花椒油調勻燉至味較濃時,將火調至保持湯汁微開狀態即可)。可燙的原料:粉絲,粉條,河粉,海帶,油菜心,綠豆芽,白菜卷,雞肉絲,淨肉絲,豆腐泡等。客人吃得時侯先選料,燙熟後裝於碗中,澆上麻辣湯汁,撒上油酥花生,榨菜絲或丁,葱絲,香菜段,淋上香油即可。

做法五
  食材準備
  熟菜油5000g,豬油1000g,郫縣豆瓣1250g,白酒50g,豆豉20g,滋粑辣椒2000g,花椒200g,生薑100g,大蒜150g,大葱150g,冰糖100g,醪糟100g,八角50g,三奈30g,桂皮40g,小茴香100g,草果50g,香葉30g,香草15g,丁香5g,千里香50g,香茅草30g。

製作步驟
  1、八角扳成小粒,三奈切片,桂皮切成小顆粒,草果拍破剪成小塊,香葉剪細,香茅草剪成小段。把全部香料和花椒分開用水浸泡。至止香料和花椒充分浸泡透濾去水分瀝乾。
  2、準備2口炒鍋,一個裏面放(豆瓣,大葱生薑醪糟白酒25克大蒜豆豉、冰糖)和勻。另一口鍋內裝熟菜油和豬油燒到7-8成油温,慢慢的淋到和勻的混合料上面,一邊和以便不停的攪動,至止油淋完。
  3、然後把鍋端到灶上用小火慢慢炒制,炒制時要不停的攪動鍋底,以免粘鍋,當6分干時下香料。繼續炒制20分鐘左右下泡漲的花椒,再炒5-10分鐘,鍋內原料香氣四益時起鍋即成麻辣燙底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