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絡養生艾灸 與鍼灸又有什麼不同?

來源:人人運程網 7.03K

艾灸不同與鍼灸是在於鍼灸是用銀針刺激穴位,而艾灸則是將用艾葉製成的艾條或艾柱點燃來燻烤人體的穴位。那麼艾灸要怎麼做,又要燻烤那些穴位呢?中華養生文化教會你艾灸該怎麼做,讓我們一起學一學把。

中醫經絡養生艾灸 與鍼灸又有什麼不同?

  中醫經絡養生艾灸
  1.艾灸的作用
艾葉辛温、味苦,無毒,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具有散寒止痛,温經通絡,活血止血的作用。以陳舊艾葉為佳,可主灸百病。點燃艾絨後,置於施灸穴位上,熱力持久而深入,可直透肌肉深層。

艾灸的主要作用,正是艾葉的散寒、温通、活血作用與經絡穴位的特殊作用密切結合的結果。大量的臨牀和實驗研究,充分證實了艾灸可補火助陽,健脾温中,培補腎元,升提陽氣,温通經絡,調和營衞。艾灸的適應範圍十分廣。如果經常灸治,防病治病,強身抗老的明顯效果。

2.艾灸的種類
(1)直接灸:直接灸是艾炷灸中的一種。將艾炷直接置於穴位上燃燒,施灸後,不化膿形成疤痕者,稱無疤痕灸;局部化膿形成疤痕者,稱疤痕灸。艾炷是用手將艾絨捏成圓錐形的用量單位。分大、中、小三種。如蠶豆大者為大炷,如黃豆大者為中炷,如麥粒大者為小炷。每燃燒一個艾炷稱一壯。實際應用時,艾炷大小可根據體質強弱和病情輕重而定。體質強壯、病情重者,可選大艾炷;體質虛弱、病情輕者,可選小艾炷。施灸壯數多少與時間長短,可因人、因時、因部位、因病情而異,總之,因具體情況而定。如健身預防灸,時間可短,康復治療灸,時間可長。春夏兩季,時間可短;秋冬兩季,時間宜長。四肢、胸部,時間宜短;背部、腹部,時間宜長。老人、婦女、兒童,時間宜短;青壯年,時間宜長。

(2)間接灸:間接灸是在艾炷下置襯墊物,使艾絨燃燒的熱力與所襯墊的藥物發揮協同作用。因艾炷不直接置於穴位上,故稱間接灸。常用的間接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葱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等,只是適應症不同而已。用於養生以隔姜灸、隔附子餅灸為多。

(3)艾條灸:艾條灸又稱懸灸。將艾絨鋪平於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上,卷緊成圓柱形即為艾條。將一頭點燃之艾條,置於離穴位1.5~3釐米左右,進行薰灸,使局部温熱而無痛感,每穴薰灼約3~5分鐘,最長不超過15分鐘,至皮膚潮紅為度。由於艾條不直接接觸皮膚而是用手懸起施灸,而稱懸灸。此法操作簡便,感覺舒適,不會燙傷,又可自行施灸,故被廣泛採用。

(4)温鍼灸:温鍼灸是針刺和艾灸結合使用的一種方法。當針刺得氣後,將艾絨捏於針柄上或將1~2釐米長的艾卷,套在針柄上,點燃施灸。每次留針可灸3~7壯。此法既可留針,又可施灸,使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可謂一舉兩得。

(5)灸器灸:器具灸是採用內裝艾絨和藥物的特製的金屬灸具,温熨穴位的辦法。本方法為人們樂於接受,尤其婦女,兒童及懼怕鍼灸者,因此,目前應用很廣。

3.艾灸的宜忌
艾灸的適應範圍極廣,一般以虛證、寒證、陰證為宜。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者,則不宜用灸法。孕婦的腰骶部不宜施灸。顏面、五官、陰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施用直接灸,以免灸治不當,而產生不良後果。還需注意的是,在施灸或温針時,應防止艾絨脱落而燒傷皮膚和損壞衣物。

小結:做艾灸的時候大家可一定要小心,只要一不小心就可能從艾灸變成火灸,再弄個燙傷可就不好啦,千萬要注意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