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十四行詩?什麼是十四行情詩?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6W

在中國古代,如果一對男女相愛而又無法相見,他們就會把相思愛意寫於詩中,以解相思之苦。在西方,用的則是十四行情詩。做為情書的一個門類,十四行詩在西方廣受歡迎,十分受推崇。那麼到底什麼是十四行詩呢?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十四行詩?什麼是十四行情詩?


  十四行詩簡介:
  十四行詩,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十四行詩、法文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形式整齊,音韻優美,以歌頌愛情,表現人文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他的詩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的發展開拓了新路。同時代的意大利詩人和後來其他國家的一些詩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詩作,視為十四行詩的典範,競相仿效。每首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四、四、三、三編排。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彼得拉克詩體。每行詩句11個音節,通常用抑揚格。

莎士比亞的詩作,改變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對句組成,即按四、四、四、二編排,每行詩句有10個抑揚格音節。以形象生動、結構巧妙、音樂性強、起承轉合自如為特色,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概括內容,點明主題,表達出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和情懷。

普希金創立的“奧涅金詩節”:每一詩節中包含十四個詩行,每一詩行中包含四個輕重格音步,每音步兩個音節;這十四個詩行中,有的每行結尾為輕音者,謂之“陰韻”,9個音節(最後一個輕音音節不構成音步);有的每行結尾為重音者謂之“陽韻”,8個音節;陰陽韻變換的規律和詩行間押韻的規律之間又有嚴格的配合。

十四行詩特點:
  古希臘語和拉丁語,元音長短的區別比較明顯,所以古希臘詩和拉丁詩都以元音長短的有規律的交替形成節奏,有短長格、短短長格、長短格、長短短格等;古梵文詩主要也是靠長短格構成節奏;德語、英語、俄語,語音輕重的分別明顯,詩歌遂以輕重音的有規律的交替形成節奏,如輕重格、重輕格。

西洋詩本來無韻,用韻是從東方學的。單韻傳到西方,為什麼發展為複韻?大概由於印歐語單詞有長有短,音節結構不如漢語整齊,重音位置又多變,致使詩行末尾長短不一,這才為複韻的產生創造了條件。詩行結尾有的用重音,有的用非重音,彼此怎麼押韻呢?——那就只好用兩套韻腳了。

音節由音素(phone)構成,它是語音中最小的不可再分解的單位,是字母組合後的讀音標記。音素靠聽覺辨認,字母靠視覺辨認,音素屬於讀音系統,字母屬於拼寫系統。

韻步(foot,也被稱為音步),是由音節(syllable)組成的,即——英語((整個印歐語系都適用)詩歌中的韻步通常被定義為節奏的長度,是詩歌節奏的基本單位。表現詩歌節奏的音組。也稱頓或韻部。詩歌實際上存在有兩個系統,一是聲音系統,其表現形式為節奏,節奏用韻律的形式表示就是韻步;二是拼寫系統,其表現形式為音節的組合形式和韻步的數量。這兩個系統相互交織在一起,不能分開。二者只有結合在一起,詩歌才具有其成為詩歌的存在形式,具有詩歌的音韻美和形式美。

西洋十四行詩不同體例的區別,最明顯地表現今押韻的位置和方式的不同(即韻式)。人們提起它,往往首先注意哪行和哪行押韻,卻容易忽視它的結構。其實,韻和結構有密切的關係:韻能把幾行詩聯結為詩節,換韻又能把不同的詩節分隔開來。韻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服務於詩歌結構的。

因此,對於十四行詩,先要研究它的內部結構,然後才能研究韻式,研究它在譯文中的傳達。就結構而言,彼特拉克體是兩個四行加兩個三行,莎士比亞體是三個四行加一個兩行。我們要先確定這個框架。至於幾行幾行中的韻式如何落實,那是下一步的問題。

説到西洋韻式,可以重點看看四行詩。因為西洋的詩節中,四行詩是最常見的典型詩節。四行詩有四種韻式:

交韻(alternating rhyme scheme)又叫“交叉韻”、“換行韻”——『一三行押,二四行押(ABAB)』;

抱韻(enclosing rhyme scheme),又叫“首尾韻”、“環抱韻”——『一四行押,二三行押(ABBA)』;

隨韻(running rhyme scheme),又叫“連續韻”——『一二行押,三四行押(AABB)』;

疊韻(ovrlap rhyme scheme),又叫“重疊韻”——『兩行押韻(AA)』。

因為音樂合律的需要,十四行詩的格律亦相當嚴密,某些地方(如押韻要求)的苛刻程度甚至超過了中國古詩詞。

自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之後,這種詩體獲得廣泛的運用。

意大利的詩人彼得拉克成了運用十四行詩體最主要的代表。他一生寫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詩,彙集成《抒情詩集》,獻給他的情人勞拉。在他筆下的十四行詩,每首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四、四、三、三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DCD以及ABBA,ABBA,CDC,CDC等格式。每行詩句十一個章節,通常用抑揚格。

十四行詩的起源可能起源於第十三世紀西西里法庭詩人當中,誰的遊吟詩人愛情詩的影響。接着傳播到托斯卡納,在那裏它達到最高的表達在他的“canzonieri,”一個序列的愛情詩寫給“勞拉,”他理想化的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