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茶大全之龍巖斜背茶

來源:人人運程網 9.4K

斜背茶擁有三百年的歷史,是漢族傳統名茶。由漢族茶農所創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列為福建十大名茶。斜背茶產自福建省龍巖市,是龍巖市唯一選入《中國茶經》的優質名茶。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中國茶文化中去看看吧。

中國綠茶大全之龍巖斜背茶


  簡介
  龍巖斜背茶產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的老寨、新寨、背洋、山頭、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斜背村位於萬山之巔,海拔高達1248米,背洋和梅溪兩村海拔也達1000米以上。山上雲霧瀰漫,日照時間較短,年日照時數為2058小時,年平均氣温17℃左右,年降雨量1683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5%,土壤多為黃壤、灰棕壤,含有石英細礫,質地疏鬆。茶樹多種植在山壠兩旁或是房前屋後的零星地上。

在長期獨特的生態條件影響下,茶樹芽葉的理化特性發生了變化,表現在芽梢葉色黃綠,每到春季,滿園皆黃。芽葉中葉綠素含量較低,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比綠色芽葉高,全氮和粗蛋白質含量較低。這些內在因素的存在,為形成斜背茶別具一格的品質風格,提供了物質基礎。其幹茶色澤灰綠帶黃,湯色黃綠,葉底嫩綠黃亮,以“三着黃綠”而聞名。

還因其香氣清高而略帶艾香,滋味濃厚回甘猶如新鮮橄欖而受到廣大飲茶愛好者的青睞,暢銷福建、廣東及有閩籍僑胞旅居的新加坡等地。斜背茶採自福建當地菜茶品種,以大葉種菜茶炒製品質最佳。立夏左右進行採摘,不採夏、秋茶。斜背茶的製作全程需3~4h,主要工藝有殺青、揉捻、初炒、攤涼、復炒、過篩攤涼、再復炒、再過篩攤涼、足乾等九道工序。

名字由來
  龍巖斜背茶產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的老寨、新寨、背洋、山頭、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產地斜背村的農民,祖居泉州,先是遷居漳平永福,而後又從永福遷到龍巖斜背村(亦稱老寨)定居,至今已傳十九代。他們定居後即開始種茶。加工出來的茶葉,以產地定名為“斜背茶”。斜背茶為高山茶類,屬炒青綠茶。

工藝特點
  主要工藝特點在於炒制時利用連裝起來的雙鍋進行,一般初炒歷時約三十分鐘。復炒歷時約三十分鐘,再復炒約十五分鐘。整下炒幹階段,包括攤涼時間在內,長達三、四個小時以上。由於這種低温慢炒和多次攤涼,促進了茶葉內含物質的非酶性氧化,使斜背茶具有滋味濃厚、回甘如鮮橄欖和耐泡等特點。

熱門標籤